发信人: shouwangzhe()
整理人: yiffs(2001-02-07 16:44:47), 站内信件
|
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也曾试过,但不满意,总觉得不能将心中对母 亲的无限热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今年母亲节后,觉得不能再托下去,于是又提 起了笔。
母亲今年五十有六了,可不见老态,和同龄人相比,眼睛有神,脸上几无皱 纹,并且总挂着慈祥的微笑,更让人吃惊的是母亲还有一条黑又亮的辫子。母亲 爱美,总穿得漂漂亮亮的,一次一个外地人在背后向母亲问路,闹了个称小姐的 笑话。母亲身体结实,现仍能扛五六十斤的东西,人们都说母亲肯定会长寿,这 于勤于劳动、母亲心宽体盘及家庭和睦是分不开的。
父亲常年当兵在外,母亲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既要照顾爷爷和哥哥,还要 出工,挣工分。随着一场大雪,我的出生更使生活艰辛许多。数九寒冬里,还在 月子里的母亲砸烂冰层,在冰水中洗尿布,一次差点冻晕载进水里。没有柴禾烧 ,就去打麦场拽柴禾,而这是不允许的,迷信认为在月子里的妇女会给公共场所 带来晦气,母亲说,总不能让两小孩饿死,我看谁能拦我……母亲就这样含心如 苦的拉扯着两孩子。
1975年8月,我们一家四口座上了开往驻马店的火车,父亲中途有事下了车, 我们母子三人继续北行,在火车起动的时候,父亲突然看到刚贴出的告示郑州以 南不售票,心揪了起来,但也只能眼睁睁瞧着火车轰隆隆地离去。原来河南驻马 店发生了水灾,由于当时反常的国内政治气候,报纸、广播保持难堪的沉默,有 也只在报纸的角落上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河南发生水灾。父亲以为水灾不大,实际 上这是一次特大水灾,有三千万灾民,还有十几万丧生,京广线都被冲毁了,一 列火车被洪水推出轨道,翻沉在河里。
火车到了郑州就真的停了,回不了家,就只能在旅社里呆着。当时的郑州到 处都在支锅烙大饼,往灾区运,母亲也不知家里怎样,天天到火车站打听消息, 又怕我和哥哥跑丢了,就背着我,另外找根绳子拴着哥哥的手脖,牵着绳子在人 流中走。几天后,好不容易火车通到了漯河,下了火车,我们就只有步行,这距 离老家还有一百多公里。路上遇到十几个同路的汝南人,他们看母亲一个人带两 个孩子,就帮忙轮流抱着我。当一个好心人抱我的时倏,由于母亲走的慢,渐渐 地就落在了后面。当其他人拦了一辆运救灾物资的汽车走的时候,我们四人却没 能追上。可汽车没走多远,就被堵在了一浮桥上,车上的人就喊我们。母亲为了 不再拖累好心人,就咬咬牙开始跑。这是一条大河,洪水冲过后,显的更宽更深 ,桥就搭在河谷里,光大堤就有几十米高,由于水土不服,拉了几天肚子,又走 很远的路,母亲跑下来腿软绵绵的,再也爬不上汔车了,在众人的你拽我扯下才 上的车。就这样走走路,截截车,我们母子三人平安回到了因地势高而免于水祸 的家。几十年过去了,母亲难忘掉这段经历,还常常提到那群汝南的好心人,说 也没留下个人家的地址。
后来政策好,家里开始有了余粮,就想吃好一些,就有了村子里的青壮年人 到湖北广绥换大米吃。前院大爷家蒸米饭的时候,谗嘴的我就掂个小碗放在背后 在大爷门口晃荡,大娘故意说,干啥哩小谗嘴,还不把碗拿过来。母亲是个要强 的女人,知道这些后,就扛着五十斤豆子走二十多里路到小火车站搭上了一列南 去的拉煤的火车去换大米。下了车,人除了牙是白的,其余全是黑的。到了地方 由于深怕落后,母亲低头弯腰快步走,横跨铁路时。突然有人大喊不要命了,火 车。母亲站住侧身才发现不知不觉中竟走到了换大米的队伍的最前头,一个火车 头正在缓缓逼近。换完大米,连夜扒了一辆北上的、但不知到哪里去、在哪里停 的拉沙火车。大冬天,呆在家里就冷的很,更何况在飞驰的列车上。呼啸的风卷 着沙子无情地打在母亲脸上生疼生疼的。天亮时分火车在焦庄才停车,母亲只好 又扒一列南下的火车回到了家,扛回了七十斤几乎用生命换来的大米。
八十年代初,父亲脱去了绿军衣,我们一家定居到了郑州开始新的生活。当 时的全部家当只有几个旧木箱子,一个大立柜和一张床。母亲常说,别看郑州人 怪多,可没咱一个亲戚,一切只能靠自己。经济虽然有些拮据,但日子倒也温馨 ,星期天一家人还能去公园逛逛。可五、六年后国有企业亏损初露端倪,父亲的 厂子也在其中,工资拖欠发不下来,平日里咸菜不断,吃的我天天喊着要肉吃。 母亲为了贴补家里,就在工作之余,给服装厂剪衣服的线头,钉扣,做些零活, 后来跟人学做衣服,慢慢给邻居、单位的人做。厂子越来越不景气,班也就不让 上了,母亲说在家闲着也不是个办法,干脆我出摊做活吧。这遭到了全家的反对 ,因为那时观念上认为这是丢人的事,可母亲认准的事就一定非做不可,实践证 明这是有远见的,家里从此走上了小康路。
父母的厂子又停停开开,七、八年后还是破产了,一家的收入就全靠母亲的 一把剪刀。活多的季节,一天母亲只睡几个小时,我常常在深夜醒来时听到母亲 仍在蹬缝纫机的声音。就这样,无论是酷暑难耐的盛夏,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日 ,母亲都坚持出摊,母亲的星期天只在下雨时。时间已经久远,但我忘不了中午 给母亲送饭的情景。远远的就可以看见遮不住太阳的太阳伞下,疲惫了的母亲, 趴在案子上,侧着头已睡去,火辣辣太阳光照在大半个身上,有活时,母亲就让 我把饭菜放在一边,直到把活干完为止。俗语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母 亲说是咱的责任,该修修,该赔赔,不是咱的责任的,就得争,可总会遇到一些 难缠的、不讲理的人,一次摊子还让一个劳改犯砸了。为了这个家,为了供养我 和哥哥上学,母亲坚持了下来,母亲心中该有多少的委屈呀。
知道母亲在外挣钱的艰辛,我和哥哥学习都很用功。哥哥上初三的时候,一 家工厂招工,父亲说让哥哥去,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母亲说,只要他俩有本事 ,只管上,哪怕咱少吃点、穿破点,也得供着上。高三后半学期,因家距学校远 ,我晚上就不回家,住在教室里,将课桌一拼,铺一个床巾,就成了床。不想一 日夜里大降温,风把树叶刮地鬼哭狼号,盖的床巾感觉跟擦脸的毛巾差不多,根 本御不了寒,我的一位同学更惨,什么都没有,我把盖的东西给了他,自己半铺 半盖后就更冷了,于是我就抱一个凳子睡觉,时而迷迷糊糊睡去,时而被冻醒。 清晨,我吃惊的发现母亲站在门口,原来风一大,母亲就睡不着了,想到小儿子 如何度过这漫漫寒夜,于是半夜起来给我纳了个小被子。我心里热乎乎的,暗下 决心一定考个好学校。然而高考的残酷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只考上了大专。为了 完成我的心愿,也是母亲的心愿,大学毕业后,我就参加了自学考试,几年奋斗 我终于考完了所有科目,成了河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这样的母亲――一个裁縫 ,有了两个大学生儿子。哥哥到外企工作,我成了国家干部,母亲的心才放了下 来。
当家里买了房子,娶了两儿媳后,母亲花去了最后一个铜板。可她仍想再为 儿子做些什么,母亲眼已花了拿不起针了,为了帮儿子攒钱买房,母亲不顾反对 ,在五十多岁时举债再次创业,但事与愿违,店只开了二个月就难以唯继,倒闭 了。母亲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眼睛不再有神,不爱说话了,也不爱出门了 ,经常抱着家里的小猫,一坐就是半天,怎么劝都不行。后来母亲说,我看来年 纪确实大了,要是再年轻一些,我还要试试,以后就要靠自己了,世上没有过不 去的垲,自己就是神。
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一想起母亲不服输的话,想起母亲在冰天雪地里,用 冻的红红的手拿着冰凉的剪刀一点一点剪衣的情形,我的心中就会升起无穷的勇 气,它使我敢于直面人生,无所畏惧。这是母亲给我的最好的财富。我希望能成 为母亲的骄傲。我为有这样一位英雄的母亲而骄傲。
母亲一直有个心愿,想去北京看看升国旗,看看金銮殿,妈说做为中国人, 就得去首都看看。
我说肯定让您去,咱还要坐飞机去,母亲笑了。
我愿母亲永远年轻、快乐。
摘自:《新浪网》
-- 亲爱的守望者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74.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