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uba()
整理人: hemoo(2000-01-12 23:00:44), 站内信件
|
你好,becool。
昨天你问我为什么在网易上给自己起了“欧巴”这个怪名字。其
他网友也问过我。让我来告诉你它的由来吧。
欧巴源自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个整天骑着木棍流着口水
经常被外院的孩子欺负的傻子的名字。剧中的“卢沟桥大战”就
是因为外院的孩子逼着欧巴吃猫屎、本院孩子为了替他报仇而引
发的。虽然那场架没打起来,但欧巴在剧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看完电影,记的最清楚的就是每当孩子们骑车路过欧巴的时候都
会喊一声:古伦木!欧巴就会骑着他那总也不离身的木棍、用他
那肉敦敦的脖子带动那个肉敦敦的脑袋回转身、喘着粗气、流着
口水稚拙地回答:欧---巴!可爱至极,由此喜欢上了欧巴这个名
字。
电影中反复出现“古伦木”“欧巴”,是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只有数得过来的那么
几部电影:“地道站”、“地雷站”,要不就是“列宁在1918”、
“列宁在十月”什么的。当时孩子们的游戏除了打群架、就是模
仿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以排解他们青春期的冲动和对英雄们的膜拜。
所以“古伦木”“欧巴”这些战争电影中特有的“暗号”就理所
当然地出现在了孩子们的游戏中了。王朔在他最近的作品《看起
来很美》中对当时的孩子们的对英雄的崇拜有了更深刻的描写:
阿姨问小朋友:长大了作什么?小朋友们幸福地回答:作烈士。
就此搁笔。
欧巴于广州
2000/1/11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59.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