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合纵连横>>我看冯小刚的电影

主题:我看冯小刚的电影
发信人: hardnut(风中散发)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9-01 12:16:46), 站内信件
如果作个简单的比较,我觉得冯小刚的电影是值得期待的。冯小刚的四部比较出名的电影我都看过了,从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0年的《一声叹息》。相信大家也都看过,我毫不掩饰的说,我很喜欢冯小刚的电影。作为所谓的“贺岁片”,冯小刚的电影娱乐性算是作足了。拍贺岁片,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可以跟他匹敌的,票房就说明了问题。单从这个意义上讲,冯小刚是个比较成功的导演。

但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他的电影搞笑的同时也在追求“深刻”。冯也是个性情中人,要不然他怎么会拍《一声叹息》这种题材?要说冯小刚深刻吧,未免有点儿牵强,但是他的确作了有益的尝试,也得到了成功。《甲方乙方》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由几个小故事拼凑而成,抛开前几个不说,那些都是为了逗观众笑的,最后一个故事就多少有点儿感人了,尤其是葛优最后那段独白,“那天我们都喝了很多,互相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1997年就这样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我看到这觉得这个结尾真是催人泪下,笑过之后,总要反思的,这是规律。《甲方乙方》是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象葛优他们那样“觉悟”的群体,但是这表达了编剧的一个愿望,美好生活是要靠我们每个人用真心去创造的。

《不见不散》反映了一些出国在外的游子们的生活状况,这些人没出去之前,都像李清那样作着发财淘金梦,然而去了之后发觉赚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一系列的倒霉事儿差点让她卷铺盖卷儿回家了。可是李清真不简单,坚持下来了,而且混得很不错,至少比刘元混得明白。但是刘元这个人,你说他“胸无大志”也好,但是他是个好人,有爱心,就是嘴贫点儿,而且他的运气很好,几经磨难,分分合合,他最后还是得到了他想要的女人。虽然后来还是回北京了,但是他这趟美国没白来。冯小刚仿佛在说一个观点,不论你在哪儿,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不知道冯小刚以后是否到国外发展,但是从这部电影来看,他让在美国奋斗了好几年的刘元回到大陆,而且不再回美国。他好像还是觉得自己的家好。电影的名字就说明了是个爱情戏,而且是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那种,实际上,这是一部爱情传奇故事。我觉得《不见不散》最绝的一幕是最后刘元在飞机上做的那个梦,梦见自己80多岁了,一生没娶,因为年轻时的错过,过着孤独的生活,后来竟然在养老院里遇见了旧情人李清……呵呵。又是时空轮回,真够煽情的。

《没完没了》又回到了北京。毕竟冯小刚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他的电影都是以北京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尤其是语言。在《不见不散》里面要不是有美国式高楼大厦,金发碧眼的女郎,西部风景,恐怕谁都不相信是在美国。女主角也换了,吴倩莲那蹩脚的但是又很可爱的国语,给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情趣,还是那样前面的故事情节无非是博大家一笑,他们收拾傅彪那段戏给我印象很深,很逗。可是这样太平淡了,最后葛优的姐姐出场了,给戏分加了点凝重的成分,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大圆满的结局,它的好日子去了又回来了,打开窗,吴倩莲正在朝他微笑呢。:)

冯小刚的电影,语言是个闪光点,好多北京土生土长的词儿在街头巷尾流传起来,这也有他的功劳。因为写的是我们周围的人,我们周围的事情,所以演员们就是演自己,葛优在三部电影里的角色性格特征很类似,我始终觉得葛优就是那么一个人,心地善良,幽默,执著而可爱的小市民形象。冯小刚说过:剧本很重要,有好的剧本才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这应该是电影的基本出发点,一部好电影的决定因素不是演员的知名度,而是情节的引人入胜,然后才是演员的表演。关于《一声叹息》我不想多说了,毕竟是个社会话题,年龄还小,不说了吧,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他拍得也很好,节奏掌握得很好,只是最后也没有个明确的观点,到底如何看待婚外恋?电影里没有答案,需要观众自己定夺,也许这样的社会题材也只能够这样处理,因为他不涉及法律范畴,是一个道德规范问题,现在好了,新婚姻法有了这方面的规定,谁也不能为所欲为了。最后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幸福!




----
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http://hardnut.top263.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