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ccar()
整理人: yiffs(2001-02-07 15:45:20), 站内信件
|
(一)源由
之所以会想起介绍一些古罗马及希伯来文化,是源于我对中国
现代诗歌和当代文坛的一些思考。中国的当代文学受欧美的影响甚
深,但纵观那些所谓的诗人作家们大多只是学得了欧美文学的文字
结构表达形式及语言技巧。论其作品的思想深度或是质量则很难令
人满意。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中间还是有一些不错的诗人作家,也有
些可以一读的作品。但整体质量底下,是不可否认的。即使是那些
所谓的精品离真正的精品也还有不小距离。而其中更有不少文人祭
出了所谓“让历史证明”的法宝,但在我看来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
固然有其值得称道之处,但并不是流传下来的就一定是哪个时期相
对标准下最好的作品。很多好的作品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传后
世。而那些所谓的好的作品也有令人难忘还只是过眼云烟,是仅仅
不错还是真的伟大不朽的区别。
在与一些网友长时间的辩论后,我觉得有必要对被誉为欧洲近
现代文化两个乳房的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做些介
绍。在西方近现代文学中交织着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典故。
如弥尔顿的《失乐园》取自希伯来神话;班扬的《天路历程》用的
是圣经的语言和比喻;歌德的《浮士德》也借用了圣经中的部分情
节和写法。即使是各种现代派文学——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
流,存在主义等等也并没有割断这一天然联系。在现代作家诗人中
到处都有源于两者的象征和比喻,这无论在乔伊斯,叶芝,艾略特,
莫里亚克或是海明威,卡夫卡,奥尼尔的作品中都很容易找到。从
许多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品来看无论是希腊—罗马文化还是希伯来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依然非常大。
前面我已经提到当代中国文学深受欧美文学的影响,特别是诗
歌和小说的创作。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或故意忽略西方
文学所蕴涵在内的传统,很多人学习借鉴到的只是表面的形式。虽
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我们并没有必要去照般别人的东西,但如果没
有对其文化深层次的理解而只是学些皮毛的话也出不了自己的风格,
也出不了真正经的起历史考验的作品。
我们的很多网络文字作者也受到了这种现象的影响,特别是诗
歌小说,我很遗憾的看到不少极有才气的作者在重复着一些职业文
人的浅薄。一种好的思想需要一种恰当的形式去表达。虽然这种形
式并不是唯一的,但不同的形式必然会造成表达的力度和影响力的
不同。而错误的运用了某种形式,则会使深邃的思想也变得浅薄。
我之所以要撰写此系列的文字,只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去理
解西方文学,如果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我将万分荣幸。但以我的浅薄
切又并未在这些方面做过专门的研究,难免有所偏差,就权做引玉
之石吧。在这我更要对一些帮助我完成此系列文字的朋友表示感谢。
(因为还没有向他们请教无法列出,先谢过了。)
-- 沧海笑 斜阳照 一叶孤舟乘风去 任我逍遥 红尘薄 斯人老 满眼繁华随云淡 一笑生傲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9.2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