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一行三昧——初悟《六祖坛经》(34)

主题:一行三昧——初悟《六祖坛经》(34)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一行三昧——初悟《六祖坛经》(34)

☆☆☆个人意见☆☆☆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
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六祖开示众人:善知识,一行三味#禅宗之行住坐卧皆在直心境界中之三昧;#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谓(大正48·399b)︰‘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
就是指专一于禅修者,于一切时间、地点处行、住、坐、卧,时时行一直心,明心见性。
就是了。
可以这么说,修一行三味者,行住坐卧,都是自性清净之妙用。
这里就说很具体化的修行了。很有指导意义。可以说是总纲了。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要看懂这段还要知道点知识的。《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之通称。
维摩诘#是《维摩诘所说经》一书的主人翁,也是大乘佛教中,最为重要的居士。#
#他就是这么一位奇特的在家菩萨,他所行的就是如此不拘常格,随机设教的法门。#
正因为这位先人不拘常格,随机设教法门正合六祖所传之顿教法门。所以六祖引用是经的“直之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来为众人开示。
又劝戒众人,不要口心不一,只是在口中说说,口说一行三味,心中不行也是无所得的。
只要心行直心,明心见性,即处处是道场,处处是净土。行住坐卧,都是修行一行三味。
于一切的有为法,都不要执着。
正如维摩诘一样,#由于他示现居士身,所以也有妻子、有眷属,但却常修梵行、常乐远离。虽然一切世间的享受或社会上的各种场所,他都不忌讳地拥有,或涉足,甚至于对外道也并不排斥。#
不要看到这么说就认为:哦~那这样怎么样都行了?
那就是邪见了。六祖这么说是为了让我们把修行的重点放在口心如一,明心见性上。
不要执于所谓的法。
六祖是为当时的学佛心切,一闻法就勤勤恳恳如法修行的人,只知一味依法来修,不知明心见性重要的,当时的信众说的。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有不识一行三味者,也有迷人著于法相,执着于一行三味者,他认为“常坐不动,妄不起心”这样就是一行三味了。就是只有坐禅定才是修禅之法门。只知空心静坐。不识自性本心。
六祖认为有这样的观点的人就同无情#指草木、瓦砾等无情物#一样。就是执于空心之相,不知空中妙用。
这是障道因缘,令人不明。如着空相,着法相。
这里说不著于坐禅之法门,不是不要坐禅。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行三昧】【舍利弗】◎附维摩诘〉【直心】【净名经】【无情有性】要看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