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ouyuan1020(无为)
整理人: suyingsy(2001-07-08 10:03:13), 站内信件
|
模范丈夫/妻管严(气管炎)/家庭妇男------ 近义词组,被认为是中国女权的持续体现。
“模范丈夫”诞生于明朗的50年代,常常被女人用来夸赞另一个女人的丈夫,略有一点嫉妒而不以为然的椰揄;“妻管严”是一个纯粹的民间词汇,诞生时间不详,常常被男人用来嘲讽另一个男人,类似于古人说的“内疾”,在男人看来都是病;“家庭妇男”出现的时间最晚,应用的范围也最窄,只有某些心理素质极强的男人敢于用它来自嘲,要么就是男人之间不留情面的揭露,再就是女人的打抱不平。不论如何,只要男人做家务,这三个词你尽管可以轮流使用。这就是中国女权的持续体现吗,又一个一知半解的错误。
性骚扰 ------一个绝对的外来词汇。
80年代特指男性在某些公共场合对陌生女性身体的某种程度的侵犯行为。90年代这个词已渐渐泛指任何带有性色彩的不受欢迎的行为或言语。不仅把受害对象的年龄范畴一再扩大,而且受害对象已不再特指女性。不管怎样,这一词语的流行,让本来处于弱势的女人有了话语权。
外遇------ 90年代流行的《廊桥遗梦》让一代中国人觉察了自己的爱情缺失同时他们也被男女主角的浪慢点燃起一股勇敢的激情。
不能说中国婚外恋的泛滥与这部片子有关,但至少中国的婚外恋情因为这部片子有了为自己申诉的机会。这个词语由此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中年男女的遗憾恋情,很美的那种。
新好男人------ 90年代时尚女性们择偶时的一个标准。
不超过35岁,可以不英俊,但一定要健康受过高等教育,事业小成,最重要的一点是顾家没有外遇,乐于分担家务爱孩子。不管世上到底有多少男人真心愿意钻进这样一个套子里。这个词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时尚女性的小小胜利。比起“模范丈夫”之类这个词无疑更顾及男性自尊心使之更易接受。
“离了没有”------ 据说已经成了现时人们打招呼的常用语可与“吃了没有”媲美,但这只是一种幽默。
真用这句话打招呼的人,除非是“心有戚戚焉”的哥们姐们。不管怎样能够这样轻松地谈离婚要么就是离婚已经太多,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同居------ 中国难得的一个不含道德评判意义、纯粹描述两性之间状态的中性名词。
当然,它也经历了从遮遮掩掩到堂而皇之的过程。许多人是因为认定了它毕竟要过渡到婚姻才给予了一定的宽容。社会上流行的看法是如果最终没有导致婚姻吃亏的一定是女方。
亲子鉴定------- 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用来造原子弹一样发明“亲子鉴定”的科学家恐怕不会料到这一自然科技成果在20世纪末的最大用途,竟然是检验一个女人对丈夫是否不忠。
不管结果如何,去做鉴定本身已经代表了最大的不信任。
一夜情------ 时尚杂志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词。
你愿不愿意试一夜情,如何应付一夜情带来的问题?你能容忍另一半有一夜情吗?曾经相信“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中国人开始认真讨论不需维持不需负责的男女关系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小姐------ 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小姐总是生在富贵之家,精通棋琴书画多愁善感总有贴心丫头陪伴,肯定是由于这个称呼所带有的奉承意味。
80年代起人们以之称呼妙龄且有一定身份和教养的女孩。当内地的半老徐娘还在为这一称谓沾沾自喜时得风气之先的南方沿海城市已经用它泛指一切服务行业的女性。这个词的价值就此一落再落。当它的含义已经特指到某些特殊的服务行业,敏感的女性就耻于被人叫成“小姐”了。
包二奶------ “二奶”这个词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原来纯粹是指真正的小老婆后来逐渐把男人所包养的情妇也划了进去。
大约在1995年前后,人们开始在名词“二奶”的前面,加上了一个动词“包”。“包二奶”的势头是如此之烈以至于成了珠江三角洲一带妇联的工作重心、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傍大款/泡妞/勾女------ “傍”、北京方言;组合成“傍大款”、“傍大腕”之后流传到全国。
开始专指女对男后来想开了,男人也可以傍富婆谓之“吃软饭”。起先这基本上是一句骂人话,现在你会听到有人以艳羡的口气发音。“泡妞”和“勾女”(粤方言)也一样,男人可以“勾女”,女人就可以“勾仔”,在这一点上绝对男女平等。“勾女”和“泡妞”相比短平快,而且还有一种自信在里面,所以现在成了男人的口头禅。
汉语的博大精深与男女关系的精彩绝伦交映相辉,自然生成许多经典描述,进尔撩拨你这根情感神经,产生出令人遐想的效果。这正如最最简单的炒韭菜,经雨点儿灌入了男女关系,韭菜也旋即脱胎换骨,顿时有了新的内涵,或许这正是文字加情感的魅力所在!因此,文字与关系的广泛性必然不断涌出经典描述,这里仅收集了极少部份,而且敬告社友,本系列的各种描述,全为收集,亦即为拿来之物,应属抄袭范畴,在此祈求社友谅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