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
到如弹指——初悟《六祖坛经》(30)
☆☆☆个人意见☆☆☆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
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
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凡夫和愚人不了知自性的妙处,不知道自身中就有清净净土,不用外求。正是自身自性本自清净。凡夫不识,所以愿东愿西的,执于外求。
悟人于西于东如处一处般,就是不执于地域。是自身净土,那到什么地方都是净土。
所以佛经有言:随所住处恒安乐。即是随处是净土。
使君你要是心地没有不善的,西方就去你不远了,要是你心怀不善之心,想通过念佛往生西方也是很难的事了。
今劝各位,要先除去十恶行,就在去西方路上行了十万里,后除去八邪行,就又过了八千里了。就到得西方了。
如念念见清净本性,常行平直之行,修般若行,要到西方就很快,就如弹指一样快,马上就到西方见得阿弥陀佛。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
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使君你只要行十善,何须又要发愿往生西方,#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所以说往生西方,不是就得开悟见性,成佛。
所以六祖说,行般若行,行十善行#佛教对世间善行的总称。它是以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种语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及三种意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就得见性成佛了,那还要往生西方做什么?
要是不断十恶之心,心中不离十恶,就算你念佛再勤快,到得临终之时,怎么会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去西方极乐啊。
若是悟这自性无生无灭的顿教之法,见西方只是在刹那间。不悟,只知念佛求往生西方,之路就很远了,十万八千里啊,怎么去得下来,去得西方呢?
这里六祖就说到,只要行十善,悟顿教法门,自见本心,自然到处是净土,所以要去也就刹那间就到。不用更念佛号求往生西方。
所以不要看别人修念佛法门,修得怎么怎么好,就来个拿来主义,把别人的法门拿到顿教中来修。这点也不要过于执着,佛号又何碍你念来着?
合十
(待续……)
释:
凡夫俗子不知修自性,不知自己先自淨其心就是淨土,於是發願要生東方,要生西方。但開悟的人無論在何處都是一樣的,他是隨遇而安,在什麼地方也沒有分別。所以佛常說隨所住處恆安樂。
使君你啊!若心地沒有不善的地方,而只存善心,那西方離此不遠。你要是盡懷不善的心,常做不善的事,就是念佛想往生也到不了的。
今勸善知識,要先去除十惡不做,就是行十萬里路。後除八邪,就是過八千里路。你若念念見自本性,常行事公平正直,那麼,到西方極樂就如一彈指那麼短的時間,便會看到阿彌陀佛。
使君!你做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你看人就不敢做十善,說我一做善就會有魔障,但他反而不怕做惡會有魔障,因為惡就是魔做的,所以也不怕做惡。唉!人就是那麼顛倒!
你若不斷十惡的心,則你渾身都是罪業,從頭到腳每根汗毛都帶著一大堆罪業,那你怎可到西方呢?那個佛會來迎接你呢?你做善事,即使不求生西方也會生的。你若不做善事,而想求生西方,那也生不了。因為你有罪業將你綁著,雖說帶業往生,只是這樣講罷了,還需要你自淨其心才可以。所以說那個佛會接你這個儘造罪的罪人呢?
你若明白自性無生的頓法,那你就會很快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若不悟自心,又不做善事,面光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路程就遙遠得很,沒有法子到得了。
解:
(八)不識身中淨土句,身中二字,應改為自性,外道誤以身中有淨土,遂落邪見,彼一誤於淨土為實有一物,二誤於身中另有此一物,成取相之果,造就地獄種性,可嘆也。
(九)何須更顯往生句,應改為此願即可往生。經云: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一若字,即理事雙融,六祖之本意在此。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十善】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