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erryp()
整理人: dyldm(2001-07-03 07:51:55), 站内信件
|
从评选"十大校园不文明现象"的结果显示,受调查者85.6%的人将"插队"列在榜首;"休息时间大声喧哗"和"到饭堂打饭,一个人打几个饭"分别以68.9%和68.1%的得票率分列第二、第三位;排位四至十名的为"在公共场所吸烟"(65.1%)、"偷窃"(59.5%)、 "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不当"(56.7%)、"图书馆霸位"(55.9%)、"上完厕所不冲水"(54.8%)、"未经室友同意,拿室友的东西"(54.1%)、"酗酒"(51.2%)。
除了"十大校园不文明现象"评选外,还进行了在过去一个学期"十大做得最多的行为"评选。"抄袭作业"以75.6%的人列在榜首;"上课看小说、报刊"和"上课睡觉"分别以70%和69.5%的得票率分列第二、第三位;排位四至十名的为"浪费粮食"(60.8%)、"到饭堂打饭,一个人打几个饭"(57.7%)、 "见到任课老师或学校领导你不上前打招呼"(50.2%)、"图书馆霸位"(49.5%)、"过马路冲红灯"(49.1%)、"逃课"(47.6%)、"在公交车上没有为老、弱、病残、孕妇、抱婴者让座"(45.5%)。
序言:
浮躁的校园,折射出的是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无意丑化大学生的各种现象。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大家觉得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变成必然。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消极和细微的毛病我们必须警惕。正所谓"不拒细流,江河才得以成其荡漾;而千里之堤,却可溃于一蚁"。静态观察比较乐观,动态分析有些问题值得忧虑表面上趋向于务实,深层里陷入"困惑";成材意识弱,参与意识强;集体观念弱,社会公德弱,心理素质弱。我们的出发点是努力全面反映和反思大学生的不足。
有人以为做大事的人应该不拘小节,凡带"小"字得事统统视作"壮夫所不为"。把垃圾扔到垃圾筒这类的事,不干;洁白的墙壁沦为"墙壁文学"的栖身场所或者插队,无所谓;旷课,考试作弊,不在乎。但是其实所谓的不拘小节,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和大总是相对存在,没有小就没有大。对于自己的任何放任,都是退步的开始。
两个调查的对比我们发现大学生对道德原则的认识和实践之间的落差,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同上的矛盾。对不正之风、不文明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己的既得利益, 又不得已而为之。为了个人利益,不少人卷进了自己所怨恨得道德歪风中,说一套做一套。
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如果一个人连这些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都不遵守,很难想象他在社会生活中能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有位哲学家说过:"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民族是个危险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公德的民族肯定是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在《论公德》中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从客观上讲,中国人由于长期生活在小农经济的社会里,闭关锁国,难离故土,人际交往较少,活动范围较小,所以,缺乏形成社会公德的需要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这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复杂,再加之国民自身的良心约束无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几乎举目可见。台湾的柏杨先生说,中国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脏、乱、吵",是不无道理的,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可以深刻的看出。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地方:情到深处,当众拥吻,经常在校园中转悠,此类令人面红耳热的场景就会闯入你的视线。可一向被认为对"浪漫情事"宽容有加的大学生却对此说"NO",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将"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不当"列入了"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的"黑名单"。
关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这里我想举这么一个例子:去年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后,"愤怒"的大学生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游行抗议,人数屡创记录。在最后的一两次游行中,问了其中一些人为什么去游行,"去游行就不用上课嘛","有免费饭盒吃","这可能是本世纪中国最后一次如此大型的活动,勿失良机嘛!","凑热闹"等等。游行队伍中也不乏打情骂俏者,谈笑风声者,如果考试作弊要开除学籍,那么这些人该如何处理?你不要大惊小怪,可能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头几次的游行可以说全是爱国者,但是往后的几次就不敢恭维了。这样的镜头要是让外国传媒看到了,你说人家会如何宣传呢?要记得脸是自己丢的。从自发组织变成统一组织,人的思想也发生了质变,由满腔爱国热情变成完成任务。这不是丑陋又是什么?
文明,一个并不时髦的字眼。清朝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说:"碎草昧而致文明"文明是相对野蛮来说的,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终曾写到"少年文明则国文明"可见,年轻一代的文明与否,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精英--当代大学生文明与否,对国家的影响更为深远!古语仪有云"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彰,国乃灭亡",可见,文明与否关乎一个民族的兴亡与社会的安危!"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
但是文明在我们这些被视为"人才摇篮"的大学校园却是被遗忘的角落。大学校园标榜自由,那么就拒绝"文明"吗?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难道"天之骄子"与那些粗俗不雅的行为划等号吗?我们被示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以"不文明"为可耻,我们要让我们的道德修养与我们的知识水平相符合,不要玷污"大学生"三个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