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
往生西方——初悟《六祖坛经》(29)
☆☆☆个人意见☆☆☆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
愿为破疑。]
真是会问啊~一问就问当时可以说是最尖锐的问题了,这是净土的法门了。当时六祖初传顿教法门,和当时盛传的念佛法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门下弟子相互争辩和攻击。
所以是当时的一个大问题。对现在怎么选法门,(可以选了~得遇一正法也是无上因缘了,现在还可以给你来选,真是幸福。)但就是不知道珍惜了。
[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
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
根;说近,为其上智。]
六祖大师就说:你听好了哦~我为你说。如来佛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是指#净土宗以三经一论,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与往生论,为本宗成立之重要典据。##灵芝《弥陀义疏》云︰十表亿佛土凡情疑远,弹指可到,十方净秽同一心故,必念迅速不思议故。由是观之,无足虑也。#分明是说西方不远很近。
阿弥陀经。经中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就是以相来说距离的话,就有很远了,有十万八千里远了(只是虚数罢了)
这十万八千里就是我们的十种恶行#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 (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邪见,即愚痴。#八种邪行#即身、语、意等所犯之八种误谬##(一)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等之见解。(二)邪志,又作邪思惟,指欲、恚、害等之思惟。(三)邪语,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四)邪业,指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五)邪命,指不如法之生活。(六)邪方便,又作邪精进,指为恶事所作之方便精勤。(七)邪念,指不如法之观念。(八)邪定,指非正定之定。#
因为我们去西方有十万八千里,即有十恶八邪这么远。有人就问了,十恶八邪有多远啊。那你听好了,要是用距离的表象来说就是十万八千里了。所以就说我们离西方很远。
当然了阿弥陀经中说的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就比六祖说的十万八千里要远多了。
怎么经中一下说远,一下说近啊?有十恶八邪在当然远了,但有人就会说,我可没这么多恶行哦,对了就是没这么多恶行。只要十恶八邪这么恶行都没了,不就到得西方了。
所以,说远是为下根人说的,十恶八邪样样都有,这样就远了。
说近是为上智人说的,十恶八邪所犯不多,心中易明佛法,一闻就知道要如何依法去十恶八邪。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
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人有两种,就是下根和上智之分。要用十恶八邪来量,就是下根者,十恶八邪皆犯。要用距离西方有多远来量,就是十万八千里。
法无两般,法就是佛法,就是到彼岸的大智慧法。所以修都是佛法,当然各有不同的法门,这里要清楚,不要错解了这里说的法无两般。
只是因为迷悟不同,所以见性有迟疾。迷人只知道念佛,求生彼岸,只是知道念佛一法门,就想只口中念念佛号,就认为可以往生西方了。这就是迷人的想法,不明白心中有十恶八邪所蒙蔽,去西方有十万八千里。只知口念佛号,不知在心中走这十万八千里,怎么可到西方。悟人明白,自己就净心,在心中走这十万八千里,只要过得千山万水自然到得西方。
所以如来佛有说:随着其心净,即无十恶八邪所蒙蔽,就是西方清净佛土了。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
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六祖怕我等还执于距离的表象,所以打了这样个比方。
使君你是东方人,只要心中清净就是无罪,就是往生西方了。那些虽然是西方人,心中不净,亦是要受惩罚的。
要是东方人造了罪业,口中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得到解脱,那西方人造了罪业,那他们口中念佛又可以往生什么地方呢?
所以不要听说生西就是生西方,这不是距离和地域的问题。
(待续……)
释:
刺史韋璩又問:弟子我常見出家人和在家人,念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他們都發願要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現請大和尚說一說,能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我願大和尚為我破此疑惑。
韋刺史他請問這個問題,並非他自己真正不明白,而是因有一般人對這法門不明瞭,他們以修念佛法門而來毀謗禪宗,說他們吃飽了就坐在那裡,那到底是在用什麼功呢?無非是用懶功罷了,不如念念南無阿彌陀佛而能生西方極樂世界好些,念佛的人就這樣毀謗坐禪的人。
而坐禪的人就反擊說: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在沒有阿彌陀佛時,人又念那一個佛呢?
就這樣念佛與參禪互相毀謗攻擊,而使人不知那一個是正確的。因這種關係,故韋刺史請問六祖大師。
舍衛國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叫豐德,因人有五欲財寶之豐故名。它具足財、色、名、食、睡五欲,且人有多聞解脫之德,多聞即讀書很多且不執著。
在豐德城中,佛說經文能引度教化眾生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經文說得很明白,說極樂世界去此不遠。若照有形相里數說有十萬八千。本來彌陀經上說過十萬億佛土而非十萬八千,不過六祖大師因對治當時人的偏見,所以說十萬八千。十萬億佛土不止十萬八千里,而是很多很多。若往自性上說就是十惡八邪,十惡即是身三惡——殺生、偷盜、邪淫;意三惡——貪心、瞋心、癡心(邪見);口佔四惡,是最壞的,即綺語——說不清淨、污濁的話,專談男女的問題;妄言——講大話、撒謊;惡口——即是罵人;兩舌——專門挑撥離間、搬弄是非。
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即是邪語、邪見、邪思惟、邪業、邪命、邪精進(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十惡八邪就是十萬八千里路。說西方極樂世界遠是為普通下根的人說的。說十惡八邪離我們自性不遠,這是為有智慧人說的。
人有兩種,這並不是指白種人和黃種人,而是指有智慧的人和愚癡的人。可是法沒有兩種法,無論是有智慧或愚癡的人,都修這種法,故說法無兩般。
迷和悟是不同的,但見解有遲有速。迷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有智慧開悟的人就自淨其心,所以說當心裡清淨那就是極樂世界。你若明白了,那極樂世界當下就是,並非十萬佛土那麼遠。若你不明白,那就不知有多少億佛土那麼遠,所以說:
「迷時千卷少,悟後一字多。」
迷時又研究這個經典那個經典,但也不明瞭,若真正覺悟了,不要說研究一切經典,甚至一個字都是多餘的。但這要真明白才算,而不能冒充明白,說我不用看經念佛,其實那是懶蟲在作怪。有某人對我說:「我從前看了很多書,那都錯了,我現在什麼書也不看。」言下表示他已成佛,故什麼都不需要了——這簡直是愚癡到極點!根本什麼都不明白而冒充明白,就像「涼水泡茶,硬沖」,用涼水來沖茶那根本沖不開的。所以啊!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人多得很。
這段文六祖大師所說的意思是:無論你是在東方或在西方,必須要不造罪業。你若要造業,則那一方也不可以往生,會生到餓鬼方、畜生方、地獄方去。所以你若修念佛而想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要修善。就是修禪宗也要修善,不修善不做功德是不能成就你的道行。
使君!六祖大師叫韋刺史,說東方人只要心裡清淨,即沒有雜念、自私心、自利心、嫉妒障礙心、貪心、瞋心、癡心,若沒有一切的邪念,這就是無罪。
雖然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如果他心裡不淨,也是有罪的。但這是個比喻,大家不要認為六祖大師說西方人若心不淨亦有愆。要知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跟我們這娑婆世界的人不同,他們根本不需要自淨其心,因他心本來就是淨,而沒有貪、瞋、癡,沒有三惡道,所以此段只是個比喻,不要以六祖壇經為據,說西方人心也不淨,要知西方人心沒有淨也沒有不淨的分別。
六祖大師又作一譬喻說:你要是執著東方人一定要念佛求生西方,那麼,西方人造罪念佛,又求生到那個國家呢?這只是個比喻,根本西方人不會造罪業,不過六祖大師為要破人的執著,就故意這樣講。如果你在東方念佛,想生西方,就先要沒有罪。你要是有罪,那不只西方,那一方也到不了。你在的那個方向就是地獄。所以六祖大師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難道去極樂世界?所以啊!不要這麼執著。
解:
五)世尊說西方十萬億佛土,本是方便,並無實定數量,謂六祖不明教相,遂若有誤,其實不二,以言兩地相距,自有十萬億,而心則剎那無遠近也。又十萬億佛土者,不僅指一方言也,對十萬無不如是圓遍普照,由一門攝普門,不可再執事相矣。身中十惡八邪,應改身為心字,方合。
(六)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此二語,智者見之,自無問題,愚人定起紛諍,或多驚佈,或厭惡禪宗,反造謗法之罪,甚無謂也。今不得已再伸論之,淨土法者,佛法方便中之一法也,人到娑婆苦極之時,絕無可戀,必使有一安心歸納之處:如韋題希者,一也。在末法時,學人根既不利,於般若性亦不近,勢難人人入於禪定,則不如導歸西方,有得果位之望,二也。為最上乘者,說十方淨土之義,入成就門,開妙觀察智,法法平等,同證毗盧性海,三也。佛法雖以方便為究竟,但斷無特開此迷人法門之理,可知淨土自淨土,迷人自迷人,迷人學禪,未必不迷,悟人修淨,豈有淨見,讀者切莫把祖意看錯,只因迷人不肯念佛,但知求佛,性存依賴,不知淨心,枉自顛倒,全失淨土宗旨,若悟人自淨其心,斯是真正淨土矣。今之修淨土者,非不知此義,惟太偏重持名,以為十念即可往生,適為懶性貪省事者,開方便門,甚可惜也。故宜竭力提倡三密之法,用資補救,蓮池大師於禪觀夢寐之際,念念不離彌陀,斯正禪淨不分者也,又何疑乎。又說般若法者,義無不圓,法無不周,使六祖果以生西為迷人事業,則又何必更說移西方如剎那,目前便見乎。余昔傳示往生西方之法,先令其人自觀有相之身在何處,曰坐在椅內,其小焉尚不出椅子之外,此惟有相,小納於大,不足論矣。今再令觀,我念一動,此現前道場,即在我之念中,為大納於小。再推之,一念間,天津之大,亦包羅人念矣,再推而廣之,所謂中國也,世界也,日月星辰也,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亦無一一包羅在我性海之中,如是無量數之三千世界,我亦一一容納之,皆不離我之性海,於是西方極樂世界,亦在我念中,正如太倉之一粟耳。然則我與西方,不是相對而為互攝,我中有彼,彼中有我,又如何而可言相對也。若言相對,則是二物,有彼此,有來去,有遠近,有往生不往生矣。今此說既不能成立,則知往生者,乃一時之權宜與假名,若我一念動,西方既現,關係頓生,是名往生,故生西正剎那間事。普賢行願品中已言之,惟此願王耳,始知心行為主,念之至切,油然而口誦矣。持名者,心持之果也,心有影像而生關係,則不生而自生,不往而自往矣。但有時因人事念切而中斷,或全放棄,故非念念不可,念玆在玆,久久打成一片,如魚之於水,未嘗須臾離也,此為緣熟,緣熟必至果熟,不必再作觀而永永如是矣。但此法之先,必加以坐香念佛法,具於彌陀經分段正義一書後。以心中心密法第四印,同此導歸極樂,無有彼此,而般若宗更無分庭之劣見,是以經內小注,即予刪除,以免紛諍也。
(七)西方人造罪上,應如設或二字,因西方乃成就地,永不退轉,何得有惡。六祖以理為喻,不是死說,因世人每執著必先生淨土而後本性可淨,一若自性之穢淨,賴佛土而轉,不知心淨為因,往生為果,只此一錯,因果顛倒,遂不可道理計矣。又云,帶業往生者,則西方人亦未必無愆,只是西方無惡緣,不能成就惡業耳。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西方净土】【十恶果报】【十善十恶】【八邪行】
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