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v.yin()
整理人: kz.lym(2001-06-30 01:08:09), 站内信件
|
如果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宰人一生的健康、幸福、进步和发展的不是社会,不是任何人,而是你自己”的话,也许会有很多人不赞成,那么,他们多半是被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而困扰着;也许会有很多人同意,但往往苦于无法把握自己而无奈和烦恼。
人生从总体来说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正因如此,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会有人发出“生不逢时”的慨叹。那么,唯一的应对就是培养自己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只要对生活、对明天永远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你就永远不会被生活的挫折打倒。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无论精彩与无奈,重要的是你不变的心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两千多年前就曾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为人生第一要义。这句话知道的人不少,但真正悟出其中的哲理的却未必很多。从来是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最难。有朝一日你真正弄懂了自己,你就能够把握自己,而不致于轻易受到伤害。
中国古老的文化曾赋予人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生领悟标准,以昭示和告诫人们去遵循去修炼。例如四十而不惑,即人到四十思想已进入成熟阶段,对社会、人生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不轻易被世事困扰,面对纷繁世界和人生百态,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而五十知天命,即指人到五十,应深悟人生天赋的意义和使命,充分掌握个人内在的潜力和局限,积极地创造生活,实践人生价值,同时又能清醒地面对人生,不敷衍,不苛求,活得真实,活得愉快。
社会变革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打乱人们长期以来相对平稳的生活状态。固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人的情绪很容易在茫然失措中受到干扰,心理失去平衡。“心境不佳”这个隐形杀手会乘虚而入,给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一系列负效应,甚至会悄无生息地蚕食人的精神和生命。最明智的作法是学会适时调正自己的心态,既顺应现实,又不混沌盲从。用理念支持自己,调适自己,把握自己,犹如烈日下风雨中给心灵一片绿荫作防护屏。让心灵安适、宁静,就会活得乐观、从容,就会永远拥有一份好心情。
---- 给生活一片绿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