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ushu_han()
整理人: fs294979(2001-12-21 01:35:30), 站内信件
|
有许多理论认为婚姻剥削了女人,因为婚后女人做的家事比单身时更多(倒如烧菜和清洁工作),此外,还会丧失多种法律上和财务上的权利,所以,如果她真想获得自由,就应该放弃婚姻。可是大多数女人仍步入结婚礼堂,这类理论便暗示这些人"并不先进"、"堕落"、"困于传统之中"---这正证明女人的"本质"是很落伍的。这样的论证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无论女人有多"先进"。独立"或者有"自已的见解",女人和男人仍想要成"家",有个归属的地方---在这个层次上,我们的社会唯一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的机制便是"婚姻"。
男人也一样,这半个世纪来,男人不断喧嚷他们对"承诺"完全不感兴趣,并拒绝以婚姻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抱怨他们婚后犹如困兽一般。有位男性作家写道:"婚姻似乎非常不切实,婚姻使人切断与处界的许多关连,就算只是交个朋友也不得安宁;再说,大量的精力只能投注在一个人身上,这种日子能撑多久?"20世纪,首先异化婚姻宣言的男性是詹姆士。特伯所画的漫画,他画了一个身材巨大得中以占满整个房间的女人,贬低妻子的形像;再者是"花花公子哲学",其后以"性革命"时期,单身的男性荧幕英雄和摇滚明星偶像为代表。对于男人这种抹黑婚姻的倾向,媒体似乎总是抱着认可的态度,因为男人追求的是他们自已人生的意义----然而煤体却瞧不起抗拒婚姻的女人,认为她们"不自然"、"恨男人"。
"婚姻已死"这个口号已经喊了20年。现在的人常说他们是"因为孩子"才结婚的。但是婚姻之所以仍然这么普遍,真正的原因是,今天的社会如此冷酷而对立,每个个体似乎都无关紧要,在这个情况下,唯一能保证女人或男人不被社会遗弃的,就是婚姻。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新"家",重新界定"家"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家"---找到快乐和宁静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