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合纵连横>>对《黑客帝国》和》洗澡》的看法。。

主题:对《黑客帝国》和》洗澡》的看法。。
发信人: ken506(谈谈的红酒)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7-07 10:01:46), 站内信件
我看《黑客帝国》和《洗澡》
   看完这两部中外巨片后,这两部电影正是现实电影与科幻电影的对比。    
   科幻电影《黑客帝国》说的是,在22世纪,人类已被强大的电脑“主体”网络控制了意识。以墨菲斯为首的黑客组织,为拯救人类,与“主体”麾下的史特工进行着长期不懈的较量,但一直难以取胜。于是他们按照“祭师”的指点,积极寻找可以使人类脱离电脑控制的救世主,而电脑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尼奥正是他们所需要寻找的目标。墨菲斯派崔妮蒂将尼奥带到黑客组织的基地,向其展示了事实真相,并将之训练成为能力超凡的战士。但就在他们准备向“主体”宣战时,却因内奸的出卖遭到史蜜斯特工的袭击。墨菲斯为掩护尼奥等人安全撤离,舍身相拼,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已回到基地的尼奥闻讯后,与崔妮蒂重新返回网络,经过一番血战,终于救出墨菲斯,但自己却因此而惨遭枪杀。就在他的灵魂处于游离之际,崔妮蒂的深情呼唤将之唤醒。尼奥经过灵与肉的挣扎,终于激发起自己的超能潜质,以万夫难敌之势,与史特工展开惊心动魄的激战,他发誓要为拯救人类,与“主体”进行决战。
    本片的创意一方面来自电脑网络,但也来自电脑模拟现实技术所引发的一些玄思,该片提出的一个惊人疑问就是:如果你身处的世界并非真正的现实世界,那么它是什么?影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段落在折腾这个问题,里维夫斯木讷的表情也颇配合片中人物莫辨真幻的困惑,而以某些观众的眼光看来,那些大段大段的对话简直就像是在开哲学会议,抵抗组织的领导莫斐斯的扮相也非常像现在当红的法国思想家福柯,再加上片中的话题正是福柯所乐道的现代社会的全面控制问题,就使得影片的前半部分更有点哲学味了。    
  影片后半部的身份确认也耐人寻味!“矩阵”的控制者坚持要把里维斯所扮演的角色称为“安德逊先生”、但“安德逊先生”在认清了真相之后则坚称自己为“尼奥”,这就好比“网虫”们会坚持认为网上生活才最真实一样。而最有戏剧性也最能反映西方伦理意味的,莫过于结尾处“尼奥”死而复生了——在这难辨真幻的双重世界里,惟有“特瑞妮蒂”的爱能赋予“尼奥”永恒真实的生命以及破解“The Matrix”的能力 
    在影片里, MATRIX挑战我们传统的认知、颠覆我们每个人对真实根深蒂固的理解。马克思老人家所批判的唯心论在MATRIX的系统里似乎找到了依附的基础。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角度,尽管电影中的MATRIX并不尽完美合理,但不失为一个未来发展的可能。电影本可以沿着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对未来的疑虑走下去。但遗憾的是,这个有趣的理念却如电光石火般在电影中一闪即逝。最终导演并没有给观众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氛围,而是用一大堆让人目眩神迷的电脑特技和KEANU REEVES神乎其神的耍帅成就了一个好莱坞式的英雄故事。创新的思考理念并没有使MATRIX摆脱平庸。
    而在《洗澡》中,故事讲述了一个父亲和他两个儿的故事。大儿子远离父亲去了深圳寻找发财的机会。父亲则留在北京抚养有残疾的儿子,坚持做“洗澡师傅”的工作。大儿子因误信父亲去世而赶回北京,忽然发 现了澡堂的魔力及它对周围邻居的重要。被澡堂多年的顾客所包围,和“洗澡”文化所吞没,儿子在实现个人存在时被迫面对家庭的责任,又要处理现代化问题…… 
   在《洗澡》影片中,导演通过父/子、北京/深圳等一系列具有传统/现代意味的二元景向我们暗示着他对澡堂子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现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否定。的确,在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合理化、麦当劳化的今天,人们却丧失了越来越多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感情交流方式。现代化使人们的能够享用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原子弹在战争中的使用和纳粹的屠杀机器),但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却因此而隔绝。于是人们开始焦虑,开始反思。
    两片的不同处是在于《黑客帝国》是基于电脑的高新科技上,有着明显的虚幻性;而洗澡是着重于传统的文化,是现实的,实在的。但在这个社会时代里我更喜欢《黑客》的虚幻,但如果带有些传统的文化就更好了!对着社会主义的中 国,我会看好《洗澡》,因为他实在,真实,象我们社会主义的性质。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