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ongersophia(蓉儿)
整理人: ejoyours(2001-06-23 22:36:32), 站内信件
|
我是合肥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也就是川外50周年校庆之时,我曾不远1100公里,从合肥飞到重庆,只为了看一看梦中的她和梦中的川外。只为了新东方学校食堂里那个明媚的微笑,只为了冬日里妙峰山下那个动人的笑颜,我不管千山万水,我不怕重峦叠嶂,就算是远隔重洋!
那日收到她的E-MAIL和信,我彻夜不眠,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写下了这篇长文。
5月12日我俩都又要考托福了,我希望能带给她好运气吧!
只为了那个微笑
思齐
背完了360个单词,抬起头,时钟已经指向了2:04,又到睡下的时候了。点起一根烟,我再次展开了小宇的信。步出房门,早已不见了万家灯火。凛冽的寒风和着雨点扑面袭来,不知不觉间,烟早已熄了。遥望夜的尽头,我的思绪不由飘零到了远方,飘零到了那个飘雪的冬日。
新东方的食堂里,人头攒动。徐小平老师正在进行他著名的留学签证讲座。我和北理的海亮,华中的阿奔挤在食堂的一角,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开始分发资料了。我们想挤上前去,可是汹涌的人潮让我们载浮载沉。当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资料早被一抢而空。无限懊恼中,我发现旁边坐着的那位女孩子手里,有一份资料。我轻轻问了一声:“同学,能让我看一下吗?”她抬起头,轻柔地微笑起来,竟然说道:“送给你吧。”我这才发现,这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姑娘:如云秀发,樱唇粉鼻,雍容谦礼,秋水般明澈的双眼中闪烁出灵秀之气。我惊喜地道了声:“谢谢你啊。”想和她多说几句话,又不知如何开口。讲座结束之后,汹涌的人流又驱散
了所有的期盼。
这晚的卧谈会真让人绝望。因为没能把握大好时机,我被一致声讨。一个星期一晃而过,千禧年的情人节到了。而我,渴望了一个星期,也失望了一个星期。
意外地,我收到一封信和一大块DOVE。浙大计算机系的小颖要我晚上7点,相约在47中门口。哥们儿们分光了巧克力,开始替我着急。阿奔为我买了束红玫瑰,海亮传授了独门秘技“海亮式拉手法”,长春科大的王教授则送了我一包好烟以壮行色。我任由他们摆布,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小颖珠玉之质,加之名校才女,我感觉自己配不上人家。更重要的是,梦中让我牵挂的,并不是她。偷偷托阿奔代我送花后,我换了个完全陌生的教室,特意占了个倒数第二排的位置,开始背起厚厚的《TOEFL核心词汇》。
我忽然发现,在我的斜后方,坐的是,坐的是她!就是她!我朝思暮想却无缘相遇的她。她身着一件很洋气的红色羽绒服,静静地低头读书,耳边有几缕发丝轻柔地飞扬,浓浓的书香中无限的清纯动人。良久,我方才按捺住兴奋和急切,回寝室取来了自己的一篇文章,在背面写下:“同学,你好,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你,上次在食堂里,你送我资料,我还没真正谢你呢。这是我发表的一篇散文,送给你做个纪念吧。”我把这张纸放在了她面前,心跳得好剧烈。她诧异地拿起来,好一会儿才回了张字条:“谢谢你的文章。那次是因为资料多领了一份,所以------”
我鼓足勇气坐到了她旁边。聊起来才知道,她叫小宇,家在成都,在四川外语学院上大三。紧接着她说了一句话——即使是名校才子如过江之鲫的新东方也罕见有人有这样的信心——“
我是为了考满分才到这儿来的。”看看人家几乎不可能错的TOEFL听力,我知道自己今天遇到的是中国的绝顶高手。
我俩从不到7点一直聊到10点半自习结束。
第三天TOEFL班的课程结束了,大家就要别离。我正想见她最后一面,就在走廊中和她相遇。她说先要回北京的婶婶家,有一大堆行李。正巧父母开车来接我,她又一次坐到了我的身边。车上聊起来,我俩的妈妈居然是川大的校友。
她婶婶家在钓鱼台附近。我帮她卸下行李,握住了她的手,强忍住了伤感:“珍重!”说实话,真想永远这样握住她的手,永远陪在她身边,可是------唉!就是这一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川外找她!一定!
回家的路上,夕阳染红了田野,红雪纷扬,风光无限。很少称赞女孩子的妈妈忽然说道:“好漂亮的小姑娘!孩子,你蛮有眼光嘛。”我正在懊悔当初为何不听老爸的意见考到重庆大学去,闻听之下,不由又回味起新东方食堂里那个明媚的微笑:嘴角轻轻翘起,眉毛微微弯起来,那双灵秀兼具的眼睛会说话------
大二下学期开始了。我们通了好多封信。每次收到她的信,我都难以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忍不住要告诉所有的好朋友。她寄来的相片,我会紧贴在胸前,每晚伴我入眠。有一天晚上,我居然接到她的电话了。于是几星期之内,我俩就打光了3张50元的电话卡。
可是还是很犹豫。离得好远,合肥和重庆相距1100公里。她大三,我大二,她英文这么好,将比我早出国1年。这么出众的女孩子到国外,我能守得住吗?
还有1个多星期就要到五一节了。有一天上完自习,我和好友小虎又谈到了这件事。满天星光下,他按着我的肩膀:“是不是男人?是的话,就去找她!”
我终于下定了决心。
其实我的老家就在重庆。我给父亲挂了个电话:“我想回家去看看。”五天后,汇款寄到,我立刻去买了第二天的机票。空降装备是后半学期的伙食费。
仅仅100分钟,波音737就穿越了1100公里的浩瀚长空。到了重庆,我在爷爷奶奶家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我离开了家,“因为去西南政法大学看高中时代的好友”。
1小时后,我终于,终于来到了梦中的川外!
至今我还记得所有的细节。我经过的一草一木,每个地方,每分每秒,仿佛都还在眼前。
川外紧邻西南政法,依山而建,和合工大差不多大。主楼正对着大操场,操场旁边是个花园,再过去就是宿舍区。当时天已经黑了。我往她寝室挂了个电话,她不在,说是在水2教室上课。我立刻赶到主楼1楼的水2教室,课程刚刚结束,只不见她的身影。有个小姑娘听说了我的英勇事迹,十分惊叹,带我来到了宿舍区。我站在门口,满怀期待。我至少叫错了3次人,疑虑惶恐之中,忽然,我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
是她!是她!就是她!只为了新东方食堂里那个明媚的微笑,我跨过了万水千山,飞越了重峦叠嶂,不管不顾,只为了当初冬日里妙峰山下那个动人的笑颜。她刚跑完步,穿着白色的T恤,红色的外套系在腰间,在明净的月光下,益发显得凌波出尘。
我激动地无以复加!
My girl,我—说—过—会—来—的!
我们绕着操场一圈又一圈。真希望这条路走到永远。到熄灯的时间了,她必须回去了。我们约好一同去上第二天的法文课。
当然睡不踏实。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了那个教室。她的同学们陆续到了,有的过来问我几个问题,然后聚在一起小声说大声笑。我打开了《信号与系统》,复习我的专业基础课。
法文老师很年轻,开始讲起天书来。幸好没问到我,不然有的乐了。中间他下来寻视,看到我的桌上《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不禁愣住了。要知道,整个川外加上西政,也没有我们电子工程这个专业啊!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理解地笑了一下,接着回去上他的课。
接下来的几天在一块儿自习中度过。正值川外50周年校庆,校园里流光溢彩,处处笑语欢声。我们时常漫步在美丽的校园中,就像其他幸福的情侣一样。
然而,经过了这几天渐渐深沉的思索与讨论,我们终于发觉,彼此还是应该更理智一些。
这时,爸爸从北京飞来了。他见我不在,非常生气。他命令堂弟就算把西政掘地三尺,也要把我找回来。我不得不回去了。
临别的那个晚上,我们拾级而上,坐在了半山腰上。山城的灯火错错落落,从天边到足下,和风拂过,一派柔美宁静。我们又谈起了出国,她的理想是康奈尔的新闻传播,她说出去后多半不会回来。我忽然感到,我将永远失去她,甚至这一生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2:30,爸爸就要开车到了。我们又一次互道了一声“珍重”,眼光不敢对视。这一次,怕是今生再也无缘相见了。
说好了都不回头。可是走不多远,又都不由自主转过身来。静谧的月光下,她黑衣飘扬在夜风中,美绝人寰,那一大捧鲜花只不过做了陪衬。我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在寂寞中黯然离去------
回到合肥后,整整5个月的时间,再也没有联系。只是暑假她来北京上G班时,寄了张简短的明信片给我。而我,也有了另一个女孩子,也是个非常美丽可爱的姑娘。
刚刚在10月份,我考完了托福。专业课和GRE让我每天疲于奔命,因缘际会得到一位美国教授的赏识,更是我时时的重压。沉浸在这些事情里,我以为我已经忘了她。
可是今天,打开邮箱,居然收到了她的两封温馨的E—MAIL;回到寝室,又收到了她的一封热切的信。一遍又一遍摩娑着熟悉的笔迹,一点又一点解冻着冰封的痴狂,我终于发现,潜藏心底深处真正让我魂萦梦系的,还是她!
只为了,只为了新东方食堂里那个明媚的微笑:嘴角轻轻翘起,眉毛微微弯起来,那双灵秀兼具的眼睛会说话------
00.11.8晨5:50(一夜未眠)
注:本文获“萤火虫杯”校园网络文学大赛二等奖。
简介
赵思齐(05/05/1979~?),自号忘机堂主人,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大三(98级)。高中时代于省重点河北涿州中学。由于高考前全市9次模考中8次考入全市前5名,气盛之下放弃北京户口,致痛失清华计算机系。大学期间历任院体育部副部长,校篮协裁判部副~正部长,校篮协副主席兼教学部长,大二选入校篮球队,并在大二作为院队队长率领计算机学院男篮勇夺校联赛亚军。现任院记者团副团长兼特约撰稿人,大学期间截至大三上学期在校内外发表文章50余篇,著有文集《江山如画集》。
---- 看见的 熄灭了 消失的 记住了 我站在 海角天涯 听见 土壤萌芽 等待 昙花再开 把芬芳 留给年华 彼岸 没有灯塔 我依然 张望着 天黑 刷白了头发 紧握着 我火把 他来 我对自己说 我不害怕 我很爱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