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feng(可枫)
整理人: 1101234(2001-06-23 10:14:41), 站内信件
|
环境问题再思量
一
看了一本关于现代科技的书,其中提到环保人士,说环保人士分两种。一种是“浅绿色环保人士”,一种是“深绿色环保人士”。浅绿色者坚信:知识可以改变一切,技术的发展最终可以解决一切;深绿者则相反:他们认为决定因素在于人对环境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人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因素。他们不相信科技的力量,因为历史中的历次工业革命都给环境带来更深的创伤,直到现在地球的伤痕累累,奄奄一息。
假如没有人的贪婪,没有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追逐闲适的生活,假如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发展,也许地球就会喘口气吧。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到来,资本主义仿佛又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市场经济以无形的手再分配着世界资源,人类社会在再发展的同时加速对地球的伤害。社会产品中大部分是奢侈的消费品,而非基本生存用品。人们为了方便消耗更多的资源,卖的最好的绝不是生存必需的。
对于环境,“保持( conservation )”才是最好的环保。任何一种修缮都会增加熵在地球上的量。但是,我们在这样的社会下,绝大多数人们追求的并不是保持现有的环境,改善现有的环境,是保持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的愿望,是人类发展的愿望。而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就是人们的需要,人们的消费。现在的世界站在一个死循环中:经济增长(增加熵,增加能量消耗)—人们要求更高—经济的再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经济再增长(创造出更多的不必要产品,增加熵,增加能量消耗)。在这样的死循环中,我们到底怎样根本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改变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吗?这是悖于我们的根本生存观念的,是件难于登天的事。因为全世界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更舒适的生活, 更方便的产品,更舒适的现代科技建成的“坟墓”。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真有办法吗?我并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我却无法不对地球的长久的未来不报太大的希望。
二
有人说,搞环保活动、关注环境问题分三个层次:一是关于周围的环境----天蓝不蓝,水清不清,空气好不好。二是关于深层次一些的环境问题----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绿色消费等。三是监督促进政府关于环境的立法、执法工作,关注并利用自己的公民权阻止大企业对环境的损害,为国际环境问题作登高望远的思索与参与。
我们中国的NGO 还在起步,现在大都是在做第二类的工作。而在欧洲,在美国,甚至在马来西亚、泰国与非洲,都有广泛的以研究区域性、国际性环境问题的NGO。最有名气也最具能力的就是绿色和平组织了。前不久有一则新闻,说一些跨国公司居然聘请特工,潜入绿色和平的内部,窃取环保组织的抗议情报。这一方面揭示出一些跨国公司虚伪的外表下真正与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绿色和平这样的环保组织力量强大,是对环境的忠诚有力的卫士。
在马来西亚,有一个十分著名的NGO,叫做“第三世界联盟”(Third World Network).它致力于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共同研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与它有着联系和合作。联合国环境发展署也十分重视这个组织关于世界环境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我也知道,现在我们中国的NGO发展育国外有很大差距。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而主要是受制于钱财问题。但我相信,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人这么多,海外的中国人那么有钱,总有一个地方我们可以筹集到资金,总有那么一个地方。就算是1/100,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一定可以找到!
三
进入WTO是我们现在社会上最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进入WTO可以减少关税壁垒,使我国的产品更好的出口,是国外的资金技术更好的流入,让市场进行资源的分配,使资源分配更加有效率,加入世贸意味着离经济全球化更进一步。目前,国人将入世作为一次大的挑战与机遇,正在积极准备着。
但作为一个环保人士,你需要考虑的更多。你要警惕关注从国外飘洋过海的“进口垃圾”,你要警惕国外的工业将高污染的产业转移,你还要警惕可能的进口转基因食品的潜在生态危害……你更要关注的是:由于失去了关税的保护作用,对于有利于环境与不利于环境的项目、产品进口,我们无法通过关税进行调整,很可能利于环境的产品因为市场价格竞争能力低而败在不利与环境的产品手下。
还有,入世后,经济必然会发展,但这种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国家政府手中的钱增多。随着跨国公司资金的流入,他赚的钱的份额可能大过国家所赚到的钱。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转型期的国家,我们还面临着IMF、World Bank以及其他强国的外债。是的,我们应该还人家钱,但是如果国家总的财政收入并不能有显著的增长的话,教育、环境方面的得到的份额不会更多。
以上所提到的,都可能是我们----中国热爱环境的人的未来工作的方向。当然,我并不是资深人士,说的也不尽正确,有缺陷处请列位看官指正。
张迪
2001-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