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同仁之作>>蜀南布衣[snbuyi]作品集>>孔明首次北伐前的军事会议(修正版)

主题:孔明首次北伐前的军事会议(修正版)
发信人: snbuyi(蜀南布衣)
整理人: daiqisi(2001-06-20 22:08:38), 站内信件
孔明首次北伐前的军事会议(修正版)

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正月的一天,汉中城内的中军大帐警卫森严。诸葛亮在后帐更完衣,梳洗了一下后走进前帐。只见大帐内李严、魏延、赵云、马谡、杨仪、邓芝、吴彝等众将已在等候,见丞相进来,均抱拳起立,孔明用羽扇示意大家坐下,然后让气氛沉默了一会,说道:“诸位将军,我们在汉中整军经武已近一年。今天请各位前来,主要是想就北伐一事再论一下,把具体方案定下来,望各位能畅所欲言。关于目前形势,就请马参军给各位将军讲一下。”
然后以目示意马谡接着说下去。马谡既从诸葛亮的案头拿起一幅地图,挂在侧面的图架上,说道:“各位将军,今天下州郡十三,贼魏独站司隸、豫、冀、兗、徐、青、荊、楊、雍、涼、并、幽等十二州五十四郡,土地广袤,物产甚丰。人口众达三百余万。常备军力多至四五十万之多。最近,曹睿即位,用孙资之策,屯粮生产、休养生息,国力蒸蒸日上,数年之后,曹贼之势终不可制。可以说,曹贼势成之日,既是其用兵之时。”
邓芝问道:“到那时可否判断出蜀吴两家,谁是贼魏首先攻击的目标?”
马谡道:“丞相认为,到时贼魏必然将我们作为它首先攻击的目标。这是因为:
其一,孙权虽有智谋却素无远略。远不说曹操与袁绍对决官渡时他就坐失吞并荆州的大好时机,只说逍遥津一败,至今尚龟缩江东碌碌无为。其胸无大志,由此可知。因此,只要到时曹睿不对他用兵,他也不会有什么北上之意。
其二,吴虽仅占荆扬二州大部,但是这二州具是大州,人口众多,土地肥沃。自赤壁之战以来,虽有一些战事,但均远未能动其根本,至今其常备军也在二三十万之间。国家富强,人民依附,更有长江之险,其水军的数量之多和能力之强也非魏军可比,贼魏如若对其用兵,急切之间恐怕难过此关。
其三,虽然孙吴军力和贼魏最为接近,但是分析其军种结构可知:其军力是以水军为主,陆军甚为薄弱,骑兵尤其缺乏。因此,他们只能依托长江附近,发动一些游击战和奇袭战罢了。很难对贼魏形成纵深打击。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吴军稍微深入魏地就必败敌手的原因所在。因此,贼魏虽然一时难以攻破孙吴,可是孙吴也难以对贼魏形成威胁。
以上数条,就基本排除了曹贼将吴地作为首要攻击目标的可能性。这些道理我们知道,当然曹贼也定然深知了。”
说完以目窥诸葛亮,见亮面有嘉许之色。
扬仪问道:“请问丞相,难道我们就不能用‘深筑沟壑、广集粮草’以待天下有变之策么?”
诸葛亮道:“此策虽好,但是恐怕不能如我们所愿也。如果荆州不失,以彼地之人口物产,也许尚可一试。但是现在,我们仅得一州而已。人口不过九十四万,所有十一郡中除汉中、巴、蜀、广汉、犍为等五郡外,余皆蛮荒之地,将这些地方开发来为我所用,不知要何年何月。自彝陵之败,先帝托孤以来,我禅思竭虑也只能得军兵十二万,可是曹贼现在可用于我线的兵力就可达二十万。因此,以我们现在的资源来看数年以后,可断言:我方实力再难增加;而曹贼发展殊难限量。到时,彼锋芒所到只怕是深沟高壑也难抵挡了。所谓待天下之变,等来的不过是曹贼越变越强罢了。如此,恢复汉室可休矣。
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抗衡曹贼才是我们唯一的生存之道。”
扬仪问道:“如今天下三分已定,何处还有资源可寻?”
诸葛亮道:“这也正是我们要北伐的目的所在。”他指着地图接着说:“用兵之地无非南北两个方向。可是,如今上庸已失,南下之路已断。况且,若要沿此路线,必然要和孙吴一战。纵观这些年来,蜀吴合则曹贼惧,蜀吴分则为曹贼所乘。所以,此路断不可行。
再看北方,有关中和陇右两地。我认为可以把陇右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
其一,陇右远离关中,兵力薄弱,况且民心思汉,便于用兵。
其二,彼地土沃民丰,已有数十年未尝战火,人口众多,根基甚好,利于开发生产和征集兵员。况且,陇右所产,均均均均均。”
`   魏延道:“丞相所言极是,不过末将还有一计,可直取长安,如此,关中、陇右等地皆在掌握中也。”
诸葛亮道:“文长居然有此妙计?快讲来。”
魏延道:“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风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咸阳可定也。”
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卷册子,道:“丞相请看,末将数月来已派人将长安的兵力、部署悉数摸清。”
众皆默然,诸葛亮接过册子,沉吟良久。
杨仪突然道:“此计万万不可,丞相,子午谷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路曲处有八十里﹐且必须爬越沈岭、衙岭、分水岭三峰﹐极易受阻,我军大队一动必为魏军得知,曹真、张合从洛阳出兵,比之文长到达长安相差无几,再者,如果魏军在谷旁伏下一只人马,如此,文长危也。”
魏延道:“谷中虽然路途难行,但是,其中便道险处,我已悉数查明。再者,即便探子探得消息必到长安,再从长安到洛阳,曹真、张合得知后再从洛阳出兵援救,如此我已在长安城中等候多时了。君不懂军事,勿再多言。”
杨仪默然,心实恨之。
孔明笑问赵云:“子龙以为如何?”
赵云道:“丞相恐怕已有定夺。”
孔明宛然,对魏延道:“文长之计虽妙,但是其间变化太多,难以善后。”
“其一,长安自古为大城,建筑甚为牢固,城中人口甚多,几日可下,实在难料。君不见孟达之上墉乎?其时,司马懿猝然以四倍兵力八面临城,孟达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尚且固守十六日之久,若非奸人出卖,恐怕以司马懿之能犹不能破也。长安比之上墉,城内工事不知还要坚固多少,君安能保证时日可破?若十日未破,则文长危矣。
其二,雍州刺史郭淮,魏之名将也。其治所正在长安,即便夏侯懋无能,你安知彼时郭淮不在?若在,恐文长反为之所乘也。
其三,子午谷乃奇兵之道,非始于文长也。曹真也曾上书兵出子午谷,直袭汉中。既如此,焉知曹贼不会料到我们也可出此谷而有所防备?
其四,文长获胜便罢,一旦兵败,曹真、张合也可兵出子午谷,那时我军主力尚在斜谷之中,如此,汉中危矣。汉中若失,则蜀亡也。
其五,此次北伐,全在出敌不意。务求一战而胜。到现在为止,曹贼料我自彝陵之败后定无力它顾,因而对陇右并没有足够重视。如果袭击长安不成,必然使其警觉。一旦曹贼在祁山屯以重兵,坚守各处要道,恐怕我等将再无北上之日也。
以上可知,文长之计虽奇,但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收拾。不如坦途以出陇右,再向关中,如此十全必克而无虞也。”
李俨接道:“丞相之言甚是,曹贼势厚,一时难以撼动,惟有广积物资、扩大兵源,方为上策。”
魏延道:“即便有郭淮在彼,又有何惧?他不过是末将手下败将耳。某愿舍命一试。”
孔明道:“我意已决,文长请勿再言。”
魏延悻悻不乐,众将也无言语,唯杨仪有得意之色。
赵云道:“不知丞相如何出兵?”
诸葛亮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我准备起兵两路,其一以子龙、邓芝率领,据箕谷,自斜谷佯进眉城,攻势猛烈,以造成我军主力的假象,吸引敌军注意;其二由我亲自率领,直出街亭,一举拔取陇右。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众将道:“愿听丞相调遣。”
诸葛亮道:“那么就计定如此,各位回去分头准备,你们如此这般这般,十日后中军帐前听令。”
众将接令散去。
独魏延叹息孔明胆小,错失良机,深撼自己奇谋不为所用也。不题。


----

蜀南有布衣,挟剑四海游。醉里漫纵马,一笑傲王侯。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