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vegecai(·如风·)
整理人: sayrainly(2001-06-20 16:34:41), 站内信件
|
传媒自恋秀
文/独孤寻欢 (新浪、羊城网友周刊 )
都说七十年代生的小资们最自恋。但相比媒体们的自恋倾向,简直就是程咬金门前玩斧头,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说事。
自恋的花招很多,例如每期在扉页模拟读者来信称赞上期的报道是如何也色,例如动不动就拿出权威的姿态来教育普天下的读者,例如动不动就来个宠儿回访之类,例如常常让主编在刊首写些搔首弄姿的刊首语,什么鸡零狗碎的杂事都敢往上搬。更有那“编辑部的故事”之类,某编辑今天吃饭时看见一只苍蝇,某女编今天接到一Fans读者的求爱电话,总之是趣事一箩筐——自恋当有趣。
“南方都市报”以前几乎每周都自我陶醉一次,拿自己的头版与同城媒体作横向、纵向比较,尽管现在已经撤下了这个版面,但却赢得了“中国最自恋报纸”的美誉。在上月深圳报刊发行局所谓的“封杀”事件中,《南方都市报》更是做足了秀——连续几天将报道深圳的版面作盘点式影印放在头版,并冠之以“因为热爱所以热卖”的口号。而接下来推出的“本报真相”版更是在圈子里一片哗然。深圳新闻界传出了"南方都市报爱手淫"的说法。但现在看来,这个自恋桂冠要易手,自从“发财狮子”《信息时报》在广州日报集团的财力支持下扩版后,宣称“当日发行六十六万份”后,其自恋架势已直逼《南方都市报》。
《城市画报》算是小资人的辅导读物,经常有一帮固定的小资作者们在上面卖弄“克莱因蓝”、“唯音乐”之类自说自话的东东,由于这些旁观者总是评点99.9%人没有听过的音乐唱片,总是在讲述99.9%的人没有过的生存状态,诸如蓝调、爵士、一夜情之类于是搞得那些“小白领”读者大发感叹:“感情自己过去的生活白活啦,人家那才叫生活”。直到有一天,这帮兄弟们躺在三亚天域酒店的亚龙湾沙滩上晒得象一滩烂泥巴的照片出现在版面上,大家才恍然,原来小资们长得就这样,很人民群众呀,顿时心静。
自恋是因为有自恋的资本,但凡事总有个度。自恋有时亦会成为自恋者的墓志铭。以前的《书城》很自恋,现在关了。后来自恋到极致的七十年代生人许知远又搞过一本《大视野》,通篇文章象以前的《书城》,三期后宣告自宫收场——满大街溜着小资但没多少愿意掏一张十元的票子将它领回家。
就象一位名叫“澳门赌徒”的新浪网友在评“南方都市报”遭封杀时说的那段话,“毕竟,他们太自负了,太年轻了。他们肯定会付出代价,而且不菲,对此我也深感遗憾。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二十多岁时的样子。”
附:传媒的自恋口号
深圳商报:“21世纪深圳第一报”
深圳报业的整体素质本就处于下游,真的是深圳第一报也就类似于国内的三流小报吧!
广州日报: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称自己是中国最有钱的报纸还行,最出色的新闻估计都是“综合报道”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再好也是一张“热爱自摸”的小报
羊城晚报:“真知影响人生”
有真知吗?在那?在那?骗人的。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新锐吗?没看到。
城市画报:“新生活的传播者”
“性生活的传播者”倒是名符其实呵。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倡导的什么生活呀?现在都是暴力、黑幕什么的,读者又不是泸州少年。
北京青年报:“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
中国多大呀,你有多少记者呀。
---- 如果一輩子可以靠著你,我不會離開你。
如果一輩子可以記挂你,我不會忘記你。
如果一輩子可以擁有你,我不願失去你。
如果一輩子可以深愛你,我不會怨恨你。
如果這些如果可以成真,我的一輩子是幸福的。
如果這一切只能是如果,我仍會愛你——一輩子……
欢迎作客 < 如风小居 >
欢迎订阅 · 羊城网友周刊 ·
还有{ 羊城故事 }哦……
也去 * 第四旅途 * 看看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