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生物学---带你走进精彩纷呈的生命世界>>转基因食品能吃吗?(上篇)

主题:转基因食品能吃吗?(上篇)
发信人: ahaoxie(天涯浪子)
整理人: 2sinxcosx(2003-10-23 19:52:49), 站内信件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病就要吃药打针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不久的将来,您也许会采取另外的方式治疗自身的疾病:感冒了吃一个西红柿,拉肚子来上一个红苹果,立马就会“食”到病除。这并不是痴人说梦,也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这种能治疗某些疾病的转基因食品变得越来越现实。 

  现在的转基因食品虽然还没达到治病救人的层次,但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转基因食品在国外早已走向市场,同时也带来诸多的争议:极力吹捧者有之,一棒打死者也有之。在我国,转基因食品离普通人还很遥远,不过随着中国加入WTO 的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人们迟早都要面对转基因食品,况且,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食用了转基因食品。为真正了解转基因食品,避免转基因食品成为我们口中之物时引起争论和恐惧,笔者走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罗云波博士。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罗云波,现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对转基因食品有深刻的认识和见地。 
  对于转基因食品,罗云波是这样定义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改造现有的基因,使一些性状不表现出来,如保鲜番茄,就是阻止促进番茄衰老的乙烯基因的表达,减少或阻止乙烯的产生,延长番茄保存期;另外一类是导入其他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如在生产酸奶所用的乳酸菌中导入低聚糖基因,成品酸奶中低聚糖含量就会大增,低聚糖对预防人体心血管疾病有特殊的作用。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没敢将其商品化,美国人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禁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此后,供消费者选择的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认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个。 

  安全,争论不休的话题 

  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增多,引发了吃与不吃的大争论,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美国为首的主吃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两大阵营。不久前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经接受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与之对应,美国也是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大国,像土豆、番茄、大豆、小麦等农作物,至少有一半改变了基因结构,牛肉中的基因改变比例更高,美国的基因食品销售额高达上百亿美元。而在欧洲,转基因食品几乎被全部封杀,在英国尤为明显。79%的英国人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查尔斯王子更是带头呼吁,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争论的引发和一次偶然事件有关。 

  1997年,媒体报道了发生在美国的一件事:老鼠食用了转基因的土豆后,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并最终死亡。当时有人怀疑,老鼠的死因是因为土豆内转入了抗抗生素的基因,这个基因使老鼠的脑组织也受到破坏。于是,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问题引起消费者的普遍怀疑。学术界则对此持审慎态度。 

  罗云波博士认为,上述的解释有些牵强,有点机械地理解转基因。如果说吃什么东西就获得什么性状,那么转基因动物就非常容易了。比如说,要转一个基因给动物,我们只要用含有这个基因的食品喂动物就行了,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媒体上宣称老鼠的免疫系统受到了破坏,但一直未见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如动物是怎样喂养的?剂量多大?怎样做试验?怎样检测它的免疫系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等等,这些问题还说不清楚。也许是偶然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过,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有必要去研究的。 

  那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能不能吃? 罗云波博士说,实际转基因食品的构成并没有什么特别,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氨基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只不过是种类不太一样,就像水果和肉类的营养成分不太一样是一个道理。转基因食品从理论上讲是安全的,但现在还没有充足的证据去证明。罗博士强调说,他自己是吃转基因食品的,他的同行,许多做这方面研究和推广的人员,也不拒绝吃转基因食品。  

                                                  资料来源:百易网络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