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同仁之作>>fwysky(无衣)作品集>>略说说中国近代以来文化政治的大概走向——席睫请进

主题:略说说中国近代以来文化政治的大概走向——席睫请进
发信人: fwysky(无衣)
整理人: gangfeng_20000(2001-06-17 11:02:07), 站内信件
   昨天谈到孙先生的思想。我回去略看了一下书。果然如我所料。这里就从孙先生开始,说说中国近代以来文化政治上的大概走向。
   一般来说,学界评价这段历史时,爱用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三者为界。中国这一百年来,最盛行的无疑是激进主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这一百年来也并非全是激进主义为主流思想的。
   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有政治上的和文化上的之分。
   从孙先生说起,孙先生在政治上当时可谓激进。但他在文化上的取向呢?绝不是如席女士所想的,是要否认所谓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请看〈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四至六讲。即使是在20年代(五四以后了),孙先生也说“修齐治平”是我们“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忠孝仁义”这些固有的旧道德也要“先恢复起来。如此的例子甚多。以小子过去对国民党的了解,国民党在文化上实在是应当属于保守主义的。因为国民党开始是一个汉族精英党,而1911年以前的精英,绝不可能在文化上过于激进。
  那种对传统全面批评的思潮真正起源于何时呢?众所周知,是五四。五四后文化激进主义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当时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陈序经)。但是到了30年代,北平左翼文化界发起“新启蒙运动”,要求重新认识五四。提出了“不守旧,不盲从”,以及让中国在文化领域恢复昨日光荣,等一系列“中国本位”的主张。文化保守主义又开始出现。他们认为未来的新文化应当是现有各文化的一种辩证的或有机的综合。由此,而影响了4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盛行。中共方面,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结合,毛泽东思想诞生。国民党方面,唯生论,力行哲学成了官方意识形态。在文化界,新儒学也开始构建。如此,一直到了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海峡两岸再掀文化激进主义。大陆的文革之所以破坏如此之大,在知识界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抵抗,无疑有五四的影响。毛泽东提出打倒孔家店,深受五四影响的知识分子根本在内心中就无法抵抗。只是由此而扩大,引起的一切灾难后果,那当然不会是他们的本愿,只是运动已失去控制,所谓“势大难制”罢了。文革在文化上来说,是激进主义应当无疑。
  七十年代,台湾本土意识抬头。而在大陆,一直到八十年代,另一种文化激进主义出现了。直到90年代初,国学热开始出现,文化上大陆才开始回趋保守主义。
  以上概略或许有误,我本来对近代这些思想也不太了解。只是由于席睫的一席话,而引发的一些想法。还请各位指教了。
  无衣谨致。


----
我们常常强调和平,
可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是否忘掉了正义呢?
牺牲正义的和平是可耻的和平!

倚风山庄风无衣
http://luoyu.363.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