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wysky(无衣)
整理人: daiqisi(2001-06-15 12:08:52), 站内信件
|
这些天看到许多关于元朝的贴子。
元朝到底是不是中国的王朝呢?我内心也许更倾向于认为不是。但如果实事求是的看,应当说是的。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元朝只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虽然是主要部分。
第一,蒙古大漠虽然历来都有少数民族政权,但曾经也有过臣属于中国的时候。从汉族的立场来说,四裔虽然不是汉族,但中国的许多史书都为他们做传的。也就是,在文化上,虽然历来中国人不承认他们是中国人,但是却认为他们是中国的属国。虽然这是帝国主义。但毕竟是实事。而四裔也是一样,他们向往中华文明,常以争夺中原为目的。虽然大多数时候力只能骚扰,而不得不臣服于中华,但是毕竟他们的心是向往中央之国的。以民族主义来看历史并不妥当,因为虽然有许多无学之辈说民族主义是历史的垃圾,但是实事上,民族主义是一种现代思潮。我们常说的民族主义起源于法国和德国的近代。汉族的传统因为儒家的作用,较早有了民族主义,但是在宋以前,民族主义都不强烈。虽有汉夷之分,但是却并不是很排斥外族。这里固然有历来中国汉族占主导地位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认同感。在文化上,彼此是互不排斥的。汉族以为他们是中国的当然属国,少数民族也心愿接受中华文化。所以我认为,不必以宋以后的民族主义来做为评价标准。
第二,宋以后,因为民族矛盾空前激烈。汉族的主导权在南宋后丧失殆尽,汉族民族主义渐渐抬头。最后成为大义。所以蒙人入主中原,在当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汉族的民族感情遭到了极大的打击。由于宋以后的思想对后人影响远远超过宋以前的思想,加上满清入关后以及满清灭亡前的种种遭遇,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已深入人心。所以我们评价历史时,对异族反而不如古人开明。其实,不应当把固有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活跃的少数民族视为异族的。
以上说的是我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历史的一些看法。愚意以为,不应当以现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强加于古代。虽然元的时候已有民族主义的思想,但是毕竟那是汉族一时的感情难以接受。真正从传统上来讲不是这样的。现在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的观点实际上正好遵从了中国的固有传统。(不是指宋以后的传统)
题目说到顾言武,上面谈的有点离题吧。这里说来说顾言武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现在是尽人皆知。可是顾言武的本意是什么呢?顾言武说,天下之亡,有国之亡,有道之亡。国之亡不要紧,那是一朝一代的更替,并不要紧,只要我们的固有文化还在就行了。而道之亡则关系紧要。所谓道之亡就是文化的失传。他的意思是说,国家灭亡没关系,只要新的政权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来继续弘扬发展这个文化,就行了。而道之亡则是指,当政者已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来中国是消灭我们的传统的。那样就不能容许。所以他说天下兴亡,指的是道之兴亡。他是要我们来卫这个“道”。
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来评价一个王朝是不是中国的王朝,不妨看看他是不是守的中国的这个“道”。元朝用的是中国的制度,对中国固有文化并没有打压,而且他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蒙古人是北胡,所以我认为那是中国的王朝。
相反,对于满清,我反而持否定态度。
他虽然用的是中国的制度,但是他变相打压中华传统文化,并且让汉人留辫,让汉人的民族感几乎全面扭曲;并且,中国历代虽有君臣之分,但是士大夫有他骄傲的一面,可到了清一代,则变成奴才了。中国固有的士大夫精神彻底死亡。可以说,在清一代,道已亡得差不多了。
谨此。因是即兴之作,不知所言,还望诸君雅正。
---- 我们常常强调和平,
可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是否忘掉了正义呢?
牺牲正义的和平是可耻的和平!
倚风山庄风无衣
http://luoyu.363.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