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zk2000(老实人)
整理人: icecream(2003-07-23 04:53:21), 站内信件
|
(声明在先:该文系太太原作,征得她的同意,在此发表。她不愿署名,我也只能尊重她的意见。不过也算是我们合作哦,我是只不过稍稍的加了一点工而已)
我那当过兵的父亲
父亲是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每每看到一切和朝鲜有关的事情,便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父亲。
父亲今年70岁,个头不高,黝黑的脸庞。因为常年生活在农村的缘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些,一副朴实的老农民形象。其实父亲是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而且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全过程。如果不是因为过于耿直,他本应该享受离休干部待遇的。
自打记事以来,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开始是耳聋、肠炎、肺病、胃病,后来又发展到肾、肝等,可以说是浑身的病。用父亲的话说是“同治的江山,无处不乱。”
父亲身体不好是常年战争生活留下的。父亲原是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壮丁当的兵。解放前夕,驻军武汉时,随所在部队起义,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抗美援朝时,父亲第一批被派往朝鲜,直至朝鲜战争结束,先后在朝鲜待了4年,而且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当时,我们看了电影《上甘岭》后问父亲是不是真的,父亲说,是真的,而且比那还要艰苦。当时为了守住阵地,他们在洞里一口气猫了一个多月,身上痒的不行,脱下衣服,满是虱子,用手一扑撸,成砣的往下掉。每人一个盆,吃喝拉撒洗脸洗脚全用它。到最后阶段,没了给养,父亲他们没吃没喝,只有满洞子逮老鼠,先挤老鼠的尿喝了,再吃老鼠的肉。最后连老鼠也没得逮了,就只有喝自己的尿。父亲是炮兵,两耳都被炮声振聋了。一次,半夜摸黑执行任务,被敌人炮弹击中队伍,29个人死伤得只剩下4个。当时年龄小,总觉得父亲是在讲故事,不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抗美援朝回来后,父亲因身体不好转业回了家乡。从乡团委书记一直干到乡党委副书记。父亲在位时,是个受乡亲拥戴的好干部。后来听当时在乡里当过炊事员的乡亲告诉我,58年吃大食堂时,大家都吃不饱。一次,看到父亲身体不好,食堂专门为父亲煮了一盆面条,原打算父亲吃不完了,大家都跟着吃点。谁知,父亲因此发了一顿脾气,然后把面条倒进了大锅里。
反右时,耿直的父亲虽然没说什么话,但也戴了顶右倾帽子。我知道的直接原因有两件事。一次是,乡里开会,让干部们报产量,亩产竟从1000斤一直报到了5000斤,轮到父亲报产量时,父亲说,我们那儿的地打不了那么多,只如实地报了当时的亩产。一天,多病的父亲照例向当时的乡党委书记请假去看病,没想到,等他看病回来,那位书记已经被打成了右派,父亲也因为不愿意违心的揭批这位书记而戴上了右倾帽子。一气之下,便回家务农,县里看重父亲的能力,几番来请,倔强的父亲一再谢绝,决计不再回乡里当干部了。人是回来了,可父亲的内心深处却是被这次戴帽的事伤的很深。特别是随着我们几个孩子的长大,城乡的差别,父亲更是为自己的年轻气盛给全家人造成的窘况感到内疚。
少不更事的我,一点也不能了解父亲的心,还常常地缠着父亲讲故事。
父亲不怎么看重财物,家中的一只杯子算是例外。那是一只搪瓷杯子。淡蓝色杯口,那杯子白色的底色上红色的小方格,杯身上,是五个大红的字:“最可爱的人”,是父亲抗美援朝的纪念品,还没上学,父亲就教我们认这几个字,当时并不懂得这几个字的涵义,直到初中时学习了魏巍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回家问起父亲,父亲才告诉了我他在抗美援朝中上甘岭的那段经历。这只杯子因为色彩搭配的好,十分的漂亮,在那没有什么物质生活的年代,尤其在贫困的农村,这只杯子不仅是我们到处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们孩子们爱不释手、争相使用的东西,每当喝水时,都抢着用这只杯子,天常日久,这只杯子被抢夺摔打的遍体鳞伤。终于有一天,杯子漏了,被不懂事的我们扔了出去。父亲得知后,立即拣了回来,我不解地问:不能用了,还留着干吗?不爱说话的父亲轻声地说,留个纪念吧!从此,这只杯子成了我们家的文物,虽然不能用了,却总是被母亲擦得干干净净的,恭恭敬敬摆在农村供奉赵公元帅的佛龛处,直至锈的底都掉了,仍旧放在那里。至今以后很久,我才隐约觉得,那其实是父亲的精神寄托。
1988年,我正上大三。父亲的右倾被平反摘了帽。听说象父亲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上访恢复公职并补发工资。不服气的我便到处托人想为父亲办成这件事。几番波折后,终因种种原因,没有办成,我很是为父亲这些年无缘无故遭受的冤屈不服,执意要继续找下去。父亲却劝我说:孩子,算啦,人家今天能给咱平反摘帽就不错了,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争那干啥?比比那些还躺在朝鲜的老伙计,我们还要争什么呢?象我这样的情况,别说全国,光咱乡里就不少,人人都要补发工资,你叫人家咋办?只要你们几个学习好,有个好去处,就比啥都强。
许多认识我的人都为一个农村女子能成为大学生感到惊讶,这还得感谢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也许因为当过兵和乡干部的缘故,“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象一般农民那么严重,也知道一些上学的好处吧。
从小到大,我都一直很受父亲钟爱。而我却只知道上学读书,很少有时间孝敬父母亲,更不用说了解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开始理解父亲了。工作后,经济条件好了,我曾多次要接父母一同生活,父亲总说怕影响我们的工作而拒绝了。今年春天,在我和爱人的一再坚持下,终于将父母亲接到了武汉,给了我一次孝敬他们的机会。
母亲生日那天,我们决定让母亲休息,到外边餐馆为母亲祝寿。父亲身体不好,在家时很少出门,偶尔出门,也是三步一歇,五步一停的,为此,我们叫了个三轮车。到餐馆后,父亲还直埋怨我们:早知道这么近,我慢慢走过来不就行了,要什么车,白白浪费两块钱。
放假期间,弟弟的孩子来武汉看爷爷奶奶。一次,在孩子的再三要求下,我们为孩子买了他酷爱的遥控飞机和奥特曼基地玩具。父亲听说价钱都是一、二百元时,批评我们太奢侈浪费了,尽管他也很喜欢这个宝贝的孙子。
这次父母来汉的最大收获把父亲的病治好了。经过同济医院的核磁共振检查出了父亲多年身体不好的原因是“甲状腺机能低下”的病因。通过一段时间治疗,父亲身体逐渐恢复。
现在,父亲还在我家住。平时没什么别的爱好,只是出去转转,买点菜,然后在家里看电视。他只喜欢看古装戏,最近又特别喜欢看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专题。只要是关于解放战争,特别是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他就坚持要看,神情特别专注。看着他和母亲争遥控器换频道,忍不住好笑,又不由的产生丝丝的敬重。
这就是我那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原本应该享受离休干部待遇而如今却象个老农民般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父亲。
----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