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我的历史观>>看小温侯帖子乱弹两句战争,呵呵

主题:看小温侯帖子乱弹两句战争,呵呵
发信人: gogo_jap()
整理人: daiqisi(2001-06-13 22:21:49), 站内信件
这两天闲来无事,看见小温侯兄的几篇大作,甚为佩服。但想闲聊些自己的看法: 
先聊聊小温侯关于中国和外国名将的对比帖子--血糯冰淇淋:世界史和中国史之比较 
文中说外国人都是战术天才,认为中国的将领在战前的准备,情报的预测和分析,作战的过程比较戏剧化表示不认同。其实这些的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人比较喜欢造神,所以动不动就树个军事天才出来。呵呵。 
但在一些史书的细节逐渐披露出中国一些将领思维的缜密和组织的严谨,分工的明确。 
最近闲的没事看了看汉初的楚汉战争,简单就这个战争描述一下,说明中国战争的分工和组织,还有情报工作。 
这个战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中国而进行的三年血腥的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胜利者刘邦在胜利后详细阐述了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分工的详细,明确,情报的得力。他的具体部署如下:
1. 萧何负责后勤部长,负责将关中的军队调派到前线,并且负责所有的粮食补给,
2. 张良是总参谋部,负责对项羽的所有作战的参谋决策,
3. 而韩信是战术天才,负责战略的北上迂回和夹击,而彭越是北线游击队长,负责在项羽的后方--彭城,泗水一线牵制项羽军主力,并切断其粮道,而英布是在南线的游击队长,负责牵制九江以北的项羽军力,
4. 在战略态势上利用韩信和彭越,英布,配合刘邦在荥阳一线的汉军主力形成了北,中,南三面的夹击模式。
这都是大家表面的看见的分工模式。
5. 刘邦还有一条暗线,就是从内线突击项羽,就是陈平这个国家安全局的头子,利用陈平以前在项羽那边干过的旧关系,成功消灭了项羽的谋士范增,和大将钟离昧,并且用万金收买项羽楚国的能人,如果跟随刘邦就收买,如果反对就杀害,而且负责收集所有关于项羽的情报资料,详细到军力的多少,部署的方向。
 
所以整理如下: 
统帅:刘邦 
参谋部长:张良 陈平
元帅:刘邦,韩信 
大将:彭越,曹参,英布 周勃等。 
后勤部长:萧何 
情报部长:陈平 

看看吧,整个一个现代企业管理结构,刘邦最后在大宴群臣的时候说:“我就是可以驾御他们,才成功的。”如果想看详细的,比如汉楚三个阶段的战争,我将以后写一篇长的,看完就能彻底理解老拿(拿破仑)的话:“军事体系是我胜利的关键”。 
我们看中国历史每个成功的朝代,我们都能明显感觉到一个团结的领导团体的存在,而且分工明确,利益一致,情报准确。 

呵呵,简单说说我看的外国将领,我先来说说亚历山大皇帝,对于他最著名的波斯一战中,号称80000对300000,其实研究其战术原理,就是典型的内线突破,并且是典型的右旋战法,其实这个战术原理,中国人在晋楚之战中,晋国破楚军也是用同样的战法,战法惊人的相似,相似到我用中国历代战争史的图和西洋军事史的图对比他们的差距,发现真是惊人的巧合。 我个人认为亚历山大过分欣赏波斯文化,甚至想把政治的高层换血,很有点魏元帝的做法,让手下的士兵和波斯人通婚,这导致了他后方的不稳定,迅速亡败,所以快速吸收并同化高级文明是不可取的。
再闲谈谈战术:
西洋军事史中叙述二战中德军的战术,是重锤加巨盾的,典型内线突破,但蒙古的大纵深,大突击,大迂回的宏观战略影响了德国和俄国的战略思想时候,我总认为东西方在战争的思维基本相似的。 
不过回到西洋军事史,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就是说:“东方的士兵喜欢用弓箭,而西方喜欢使用剑。”我思考的就是机动性和冲击性这两个战术特点的论述,东方人喜欢利用机动性,进行大规模的穿插,利用远程打击武器来攻击敌人,而西方人喜欢一对一,重视装甲的防卫程度,喜欢火力的准确和范围。呵呵,聊到这里,想起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大规模穿插,阻击,讲求战术,利用火力最大化的来消灭敌人,而美军利用火力和汽车机动性,来从补给和火力上消耗中国军队,所以两个国家在那里打了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但却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和文明还有军事思想的巨大差异。

闲谈两句其他: 
兄总认为战争胜负就局限在武器上,这个其实东西方都不会这么认同,USA除了武器厉害,舆论和士气还有文化的攻击早就开始了,而且他们不停炫耀自己的武器有多么厉害,让敌国不战而屈兵,并且不停输出文化,让别国在他制定的范围内打仗。可见其用心险恶。( 

如果我们看中国的战争史,破坏敌人的补给能力和敌国的后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晋三分四军,不停袭扰楚国,南北朝时北朝经常在南部国境线骚扰南朝。 
所以美国总想让所有敌人跟他们拼国力,拼武器这些强项,让全世界认为骚扰自己的内部是非常可耻,但他自己却偷偷让中情局去培养一些阿富汗解放军,疆独等游击队去骚扰其他国家。从这些可以看出孙子说的话:“兵者,诡道也!”战争本来就是缺少所谓正义之说的。 

呵呵,闲谈两句军事历史,不对请多见谅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