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初悟《六祖坛经》(19)

主题:初悟《六祖坛经》(19)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初悟《六祖坛经》(19)

☆☆☆个人意见☆☆☆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
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了。
六祖一下就用了最尊最上最第一,来说明这般若法的地位。这的智慧,无住#不住着于某一实体(或实性)之意。为‘空’之一种状态。#,
也无生也无灭。从来就是有的,也不会消亡。世上的一切对他来说,也没有增减过什么。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的诸佛(八万四千佛)这么多的佛都是从这大智慧法得悟出成佛的。
可以这么说,要成佛成祖就的要悟这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要行这般若行。
当然这法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法,就是佛法了。一法就是一切法了。所以最尊最上最第一。
当下就要用这大智慧,来打破五蕴#指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就是要“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相,内含五蕴,

#(一)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打破烦恼尘劳#‘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
就是用大智慧来“空了”这些所谓的“五蕴烦恼尘劳”,这样才可以成佛。

“打破”两字说得很好,就象是用“大智慧”的锤子,打在“烦恼”上,象是打在了玻璃上一样。只听得“叭”的一声,这蒙蔽我们看见天空的,“毛玻璃”就一下粉碎了。
我们马上就看见了蔚蓝的天空了。

用这大智慧修行,一定是可以成佛成祖的,这点要有信心。“八万四千佛”都是修这大智慧成就佛道的。

变贪、嗔、痴为戒定慧,就是变烦恼为菩提。化凡夫为佛。
一些人认为修“戒定慧”就是修佛了,没有明白这大智慧的妙用,只知道一味的苦修。
当然不去行那“贪、嗔、痴”就是“戒、定、慧”了。
但有人就不知这大智慧的妙用,有时就知道要“戒定慧”
一见事就起无名,“贪、嗔、痴”就来了。
这样修行就是“口说般若”了。再怎么样去修“戒定慧”也是没用的了。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发心要成佛(真是很好,现在已经不多了。)所以师傅就教他“戒定慧”
他就很认真地去做了,做得比他的师傅还要好,#指戒律、禅定与智慧#
所有的戒律他都遵守,禅定工夫也是无人可比的。对经文的了解也没人可以比他懂得多。
所以人们就很是尊敬他,认为他是成佛了。开悟的了。
这样一天他就和师傅说:师傅啊,我已经学完你要教我的了。师傅是不是可以传我衣钵了。
师傅说:不行啊~你一点也没学道什么啊?
那人一听就大叫起来:什么啊?什么也没学到?这些都是你教我的啊。
你看我修的“戒律、禅定、智慧”都比你好了。还说我没学到什么?”
师傅说:你没学会我的“行、坐、卧”~
那人说:师傅,我不明白?
师傅就说了:你在应行的时候在背经文,你在应坐的时候在和人争论思瓣,你应卧的时候在禅定。
那人一听,马上就明白了。
大声说:原来“戒定慧”是这样用的。原来“戒定慧”是这样用的!


  (待续……)


释:

大師又說:「各位善知識,你們自性裡都有無量的智慧,摩訶般若波羅蜜這種法,是你自性本具,不需向外馳求,這種法是最尊最高上最第一。自性般若智慧是不著住的,也沒有往也沒有來,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諸佛都是從這最尊最高最第一的法生出。你應用你的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若用小智慧則打不破色、受、想,行、識。若不能看空這五蘊煩惱,那就不能斷塵勞,所以欲想有真正般若,就須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心經上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你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還要多時呢!少的時候就照不破五蘊皆空而除煩惱塵勞。你若能這樣修行必定可成佛道。要將貪瞋癡變為戒定慧,就看你變不變。一變就是般若,不變就屬愚癡。


解:

(十七)五蘊非可打破,只要息妄,真心自顯,蓋轉識成智,智亦無非五蘊,本來無智無得,心且不有,智將安立,智既不可得,煩惱在何處乎?心經照見五蘊皆空,但空五蘊,非是屏絕廢除,況照見亦五蘊耶,打破可改為空彼五蘊。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蕴】【尘劳】【三毒】【戒定慧】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