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uanyi(匪哥)
整理人: silversand(2001-06-07 10:38:42), 站内信件
|
能喝似乎是一种豪气,从《水浒》中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看起,古时的英
雄似乎莫不能饮,讨贼出战,得,先饮三大杯碗壮胆,得胜而回,得,又三日不
夜庆功,直喝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真所谓量小非英雄了。实古人真能喝多少
?值得一究,《水浒》中所载饮酒最多,也最有代表性,一是武松景阳冈打虎,
于“ 三碗不过冈”处,连饮十八大碗,以一碗半斤来量度,就有九斤(云起心中
吃紧),又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写其吃酒,“先是约莫吃了十来碗,后又就着半支
熟狗肉,一连又吃了十来碗。吃得口滑,哪里肯住。叫庄家又舀了一桶,无多时
,又吃了这桶酒”,此等喝法,甚是赫人,若以桶论,必过二十,半桶亦有十一
二斤,不得了。
武喝如此,文喝也更是不输,李白曾诗“会须一饮三百杯”,这自然是有些
夸大,但“汝阳三斗始朝天,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相信不至全
假,三斗万钱,即使除去些浮夸的成份,粗粗算计也应是不下二十斤。古人是否
真如此能饮,实在令人有所疑虑?一说古时的酒多为米质酿成的水酒,水多酒少
,少有现在二锅头、威士忌之类的烈性,十几二十斤未为多也,果真如此?云起
以为不然,上如武松所饮“三碗不过冈”,倘若如此不济,怎敢把那“三碗不过
冈”的晃儿乱挂,岂不是挂了招牌让人砸,就象现时××酒,好喝未必,所在度
数总之是应该够的,以此来量,我以为此酒应不低过三十度,如何,有谁能自个
儿连喝十瓶孔府或陀牌的?哈哈。。。总之,古人是海量。如此一说,怎么今不
如昨了,时代进步了,酒量反而退了?云起猛喝后,于醉未醉之间顿悟:现时之
人计量太多,过于斟酌,以致于心小量小,但有得就有失嘛,反正现时的人神仙
得很。哈哈,我又多话了,该罚,来,喝酒,喝酒,与君歌一曲,“古时英雄爱
美酒,今个儿美酒爱英雄,古今往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日,云起
大醉三日不醒,梦回唐朝。。。
--
狂歌一日,酒醉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