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ngfeng_20000(罡风)
整理人: renxingyu(2001-06-07 15:06:32), 站内信件
|
最近很多朋友对左传的真伪讨论的甚为激烈,小子身边正好有一部介绍经学的扫盲读本,里面有点有关左传的记述,我想转引来,和大家共同参考了。
先说一句提外话那就是《春秋》是有今古文的分别的,今文十一卷(止于衰公14年)
古文经12卷9止于衰公16年
但内容上的分别不大,就是有一章的归附问题了
本文中首先是对左传作者存在时间的怀疑,因为这对于古人是常有的争执,就略去不说了
但文中有几个对《左传》文字记述上的怀疑那就不可不说了
一,左传书中记载到衰公16年夏孔子卒还没有完,还是17年还18年的一直下去,到衰公27年末了还记述了悼公四年,而且提及赵襄子和韩,魏丧智伯,而智伯被灭是周贞定王16年,那么去孔子去世也有26年了。如果左传真是为春秋所做,那么后面几十年的记述有是为了什么?
另外左传中还提到晋穆侯之夫人以条之役生太子。。。。
但穆候在位和〈春秋〉记述的开始记述的年代相去60年,左传为经作传,那么上溯如此到是为了什么?
这是对《左传》写作目的的怀疑,
二 文中提到《左传》中有很多记述有未卜先知的嫌疑
如庄公22年陈公子完奔齐,齐懿氏卜妻之,其卜辞云,“。。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有记季扎适晋,所赵文子,韩宣子,和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族呼”
作传作者怎么会可能在陈公子完刚刚逃往齐国就知道他五代以后会篡位
怎么在晋国在范氏和中行氏全盛的时候知道
会是那三家分晋
还有文中出现了很多战国以后甚至是末期的官吏名称
那么对〈左传〉是不是左丘明就有怀疑了,至少是不是他的本意有所怀疑
那么对于作传的写作目的和作者都有怀疑的情况下,怀疑《左传》的的真伪也就不是空穴来风
还有就是孔子本人对世卿制度素来有反感
所以在公羊中有所谓“非公卿”如隐公三年“尹氏卒”《公羊传》曰“尹氏者和?天子大夫。称其尹氏何?贬。”(尹氏在襄公是以世卿专政,历三氏)
但在左传中就不是那样记载了改‘尹’为‘君’
对春秋的记载解释到“不书性,为公,故曰‘君氏’
哈哈
这么一改,非世卿的意味就全没有了,
这里我有一个理解,不知道,对不对了,左传对世卿专权和篡位的态度很‘暧昧’
下面我直接引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观点
左丘明所做的国语所记为春秋之事但和春秋以无关
从国语中抽出部分事实配合《春秋》者,是刘歆:窜入与《史记》和《汉志》相和的话的也是刘歆
那么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本意也就是说〈左传〉和可能是一位当时才子的借故发挥的作品了,那伪子也就是那么来的
〈汉志〉中说〈国语〉有二十一篇自注云左丘明著
有“新国语54篇”刘向分国语前者就是现在的国语后面的就从没有人在提过了
现存的国语语言并不烦琐,何以竟分了一倍还多
对此也是康有为对左传的怀疑的地方,他认为54篇是国语的全文是左丘明的作品
但21篇以外的的内容是被刘歆抽出发挥做了〈左传〉
并提出理由说现存国语的内容有很多单薄和有撕裂痕迹
以上观点是在下看完将伯潜先生的著作以后的一点摘录和归纳
希望能对最近的经学讨论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