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编程开发>>● 系统分析>>软件产业>>印度软件业探秘

主题:印度软件业探秘
发信人: taelons(大安)
整理人: leeyg(2001-06-05 21:35:10), 站内信件
印度软件业探秘
以人为镜---肖建国谈赴印度参观
 

    
  ■印度的软件行业办得比较好,是印度所有工业领域中最成功的一个领域。
  ■印度整个软件产业产值只10%是产品类,其他都是项目与集成类,只有这10%
的产品是属于自有版权的产品,90%都属于集成类。
  ■我们中国每年培养的软件人才并不少,但太分散。印度的软件公司普遍强调软
件的品质,强调ISO9001和更高一级的软件开发标准。反观中国的软件开发,似乎太
强调“个性化”了。
  年薪1万美元、享受公司股份、大学式的工作场所、漂亮的咖啡厅、草地、运动
场……这样的工作环境相信对每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即将选择大学专业
的青年人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就是印度软件工作人员所处的环境。在印度,
软件企业是十年免税,对外资、内资、合资的软件公司完全一视同仁,而且对出口的
软件全部免税。所以,印度全国软件产业收入的80%都来自出口软件;所以,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产业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岁末年初,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组织了一个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组成的考察组。五天之内,考察组走访了印度信息技术部、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和五家软件公司。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肖建国教授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考察。
  ■初识印度软件产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访问印度应该说您比较详细地考察了印度的软件产业。您总的观感如何?
  肖建国:(以下简称肖):印度的软件行业办得比较好,是印度所有工业领域中最成功的一个领域,因此我使用我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报名参加了由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组织的赴印度参观考察团。参加的人员还有:北京市外经贸委、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的一些行业领导,企业代表由方正、联想、用友、东方龙马、希望、清华同方六家公司组成。
  在对印度信息技术部和信息技术行业协会的访问中,我们了解了一些情况:首先印度政府为了发展软件行业,创造了一些优惠的环境。我们到印度信息技术部访问时,一开始,印度的接待官员就问我们中国为软件行业创造了哪些优惠条件。北京外经贸局的官员回答说中国政府有三免二减的政策。三免就是三年免税;二减就是两年减税。印度人一听高兴地对我们的企业代表说:“你们的公司都到印度来吧”。因为在印度,软件企业是十年免税,对外资、内资、合资的软件公司完全一视同仁,而且对出口的软件全部免税。
  此外,印度政府为了发展软件,还特意做了一个软件园的通讯网。软件园有将近二十个,因为印度的通讯条件非常之差,是发展软件的不利条件。印度政府为了改善软件的环境,专门在每个软件园建立了通讯中心,每个通讯中心有一口“大锅”,“大锅”指向天上的卫星,组建了软件园的通讯网。
  记:听说在访问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您能谈谈吗?
  肖:当我们访问印度信息技术部和信息行业协会的时候,我们政府的官员和企业的代表提出来一个问题。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印度政府给软件免税,则那些做系统集成的公司和带有硬件业务的公司应该怎样判断软件的产值和判断软件的收入加以免税。因为在中国今年提出软件销售的增值税由17%降到了6%,这样使许多的公司在界定软件收入与整体收入时产生了困难,也产生了一些不正当的做法。作为企业,就想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收入特别是硬件和集成的收入也归结为软件收入,以此享受软件优惠的税率;作为政府就想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花了许多的时间问印度的政府官员怎样界定软件的产值,特别指综合性企业怎样界定软件的产值。我们的代表问了半天以后,印度的官员花了许多时间才明白中国人到底在说什么。结果他们的答复出奇地简单,因为在印度的企业里,每年的审计都是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来审理,有比较完善的审计法规,审定的软件产值是多少,收入是多少,免税就是多少,如果有偷税情况的出现,是要进监狱的。因为这项制度是从头实行得比较好,所以根本就没有中国人所关心的那些问题,花了许多时间讨论的问题在印度根本不存在。
  ■80%的含义
  记:一些资料显示,印度的软件很多都是非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种概念是否正确?
  肖:印度全国软件产业收入的80%都来自出口软件,且大部分是出口到美国。据介绍,印度在未来的几年,将会制定一些指导性的方针和政策,鼓励印度的一些公司到欧洲开拓市场。   此外,他们对我们的访问也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印度信息技术部的官员希望中国和印度联合起来,开拓日本的市场。因为在他们看来,日本和中国都是方块文字,中国人对日文应非常了解。但事实上,我们向他们解释,我们这些人包括我们国内的软件开发人员了解英文的程度远远比了解日文要好得多,这种答复使印度人非常失望。
  记:您认为这种低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说是以集成为主的软件产业结构可行吗?对中国有借鉴作用吗?
  肖:这也是印度信息技术部官员担心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他的主要输出对象是一个国家的话,也是这个行业的风险。如果一旦发生国家间的问题,不利于产业发展,那么将会使印度受到很大损失。我们对印度的几家公司的访问中得到以下信息:   印度整个软件产业产值只10%是产品类,其他都是项目与集成类,只有这10%的产品是属于自有版权的产品,90%都属于集成类,代人加工的软件。比如在一个项目中,把其中的软件部分承包、转包给印度,也就是说,印度的软件行业主要产业是代人加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在印度软件行业产值30%是外资公司,而外资公司在印度所占比例也恰好是30%,因为外资企业通常都是大型的企业,30%的外资企业占有30%的产值,就意味着在印度的软件公司也有相当大的,后来的访问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家与多家
  记:像方正这样的软件企业在中国是很少的。印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大软件公司?
  肖:印度的INFOSYS是一家上市公司,总人数是5000人,这5000人绝大多数从事代人加工软件的工作。类似于我们方正技术研究院这样的几百人的软件公司在印度多的是,我们看了几家。参观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情况,印度的国企、合资企业和外企的差别,国企的装备、设备条件情况也和我们这里的国企差不多,而且外企也跟我们这里的外企差不多,条件相差比较大。
  TATA软件公司有300个软件开发人员,经过我们的一再询问和会后找软件开发人员私下里了解,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印度软件人员的人均年薪是1万美金。这个数字与前面讲的INFOSYS公司的人均年薪是一样的。TATA公司的每年销售收入是800万美金,其中有200万是利润。当我们访问这些软件公司时,他们一再强调:在软件行业开发人员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级人员,他们通常采用持股的方式来调动软件开发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在软件公司中,特别强调的是校园文化,采用不固定的上班时间。前面讲到的5000人的INFSYS公司,整个公司就像一所大学一样,每一座楼有300人,有十几座楼,有非常漂亮的咖啡厅、草地、运动场等场所。   TI(德州仪器)公司是印度软件园建立初期就进入的一家外资公司,这家公司的成长过程是印度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TI公司在印度投资开发园区将近十年,前几年是投入期,后几年开始为TI制作产品。从印度TI开发园的产品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出TI这家公司,大约有二十几种芯片产品由这里设计的,其中还有TI公司的数字处理器的主要产品。访问TI时,印度人宣称自己发展软件的优势,一个是印度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而且很能吃苦。第二个优势是印度人都懂英语,语言通畅。他们和美国人、欧洲人的通讯、交流、沟通是很容易的。开发人员40%的时间是交流。根据我们北京外经贸委的官员讲,去年4月份,中国信息产业部的高层领导到印度参观,就参观了这家TI公司。TI亚太的老板专程陪同到印度参观TI公司的这家机构。参观时反复了解到底为什么把开发中心放在印度而不是中国,询问TI公司的负责人后得知,往往要咨询美国的政府机构,他们认为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和美国对立,而印度不是。第二点是中国人不够忠诚,特别是软件开发人员,跳来跳去,在公司之间跳动很频繁,使人很心烦。
  记:看来印度的软件公司在人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似乎与平时我们所说的中国拥有众多的软件人才有些矛盾。
  肖: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同观察角度的问题。我们中国每年培养的软件人才并不少,但太分散。   中国有很多的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等都在搞自己的信息化。往往这里3个人、那里5个人。这就占了大量的专业人员。还有出国的、改行的以及其它原因流失的人才。而印度,吸引软件人员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如股份、高薪等。
  记:除去人员还有什么方面印度做得比较出色?比如软件品质方面。
  肖:参观印度的软件公司时,我们看到这些印度的软件公司普遍强调软件的品质,强调ISO9001和更高一级的软件开发标准。印度现在流行的CEI-CMM,也就是说,强调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的标准。我们访问的所有公司都宣称自己是CEI-CMM的第几级。根据他们介绍和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印度实行了ISO9001是2、3年前的事情,并且大多数都通过了认证,现在他们则强调CEI-CMM。据介绍现在全世界通过CEI-CMM第五级标准的只有12家,在印度有5家。我们所参观的5家中有4家通过了第五级,有1家通过了第四级。印度在介绍自己的企业时都很强调,他们是通过了CEI-CMM的哪一级。这种对品质的重视也是由印度的产出结构所决定的,因为80%产品是出口,是代人加工,所以加工质量显得很重要,如果他加工质量不好,没有一个明确标识的开发质量的标准是属于哪一级的话,是很难接到活的。所以他们特别强调这些。他们讲,实施CEI-CMM主要好处是bug少了,准时了。过去项目准时率是30%,实施后是70%。   透过了解到的其他信息,反观中国的软件开发,似乎太强调“个性化”了。比如中国现在应用最多、最普及的财务软件。
  ■留下的疑问
  肖:在印度访问时,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搞清楚。印度的一家软件公司在上海开有一家分号,他们说在上海开发人员的费用要比在印度低。而另一家公司即INFOSYS公司,打算明年在北京开一家100人的公司。根据他们的社会调查来看,北京的软件开发费用要比印度高。这本身是矛盾的。这不禁使我想起,方正与佳能有一家合资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说,佳能在印度也有一家合资公司,在印度的人均费用比中国低。我也曾经到一家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开发机构进行调查,美国和中国相比,在北京的开发费用与在美国总部的软件开发费用持平。当我问他,中国的开发人员工资水平低,为什么会与美国总体费用持平?他说了以下几个原因,使得中国的开发人员工资低被抵消了:首先是在中国设立开发机构,要从美国调派高级人员到中国,因为是外派,薪水要加倍,而且包括太太和孩子的安置费用和每年几次的全家往返美国的机票,这些费用很高。其次北京的房租很贵。此外租用专线和美国总部通讯,中国的通讯费用异常地高。此三点中的这些费用就抵消了中国人力便宜这一因素。在中国开办软件开发基地的好处只有一个:就是在中国还能招到一些很优秀的人,在美国所招到人的质量比以前低了很多。
     (摘自2000年2月29日《中国计算机报》,作者:王勇)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