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编程开发>>● 系统分析>>软件产业>>焦点评论:软件人才如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

主题:焦点评论:软件人才如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
发信人: taelons(大安)
整理人: leeyg(2001-06-05 21:35:10), 站内信件
现在对软件人才有许多不利的地方。一方面中国软件人才个体素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是软件人才的个人英雄时代结束,所以软件人才靠一个人的力量几乎很难有所成就。而且现在该觉醒的市场都觉醒了,几乎很少有创业盲点,三个人出去搞一个小软件公司,然后把这个企业做大的难度也增大了。似乎中国的软件人才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但是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软件的需求越大,软件人才的机会就越多。从软件的需求来看,互联网时代,比单机时代一个操作系统,一个字处理软件就够用的境况大不相同。互联网使软件市场的需求量在品种和数量上增加许多倍,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对大量小型应用软件需求激增,以致ASP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兴软件领域。现在对软件产业来说,是一个大放异彩的时代,不是操作系统时代,字处理器时代的独木桥式竞争。对软件人才来说,另一个淘金时代来临了。 

但是从美国、印度这些发达的软件国家来看,中国的软件企业发展不够规模,软件人才的空间不够大,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误区。定位不明确是中国软件产业和软件人才都相对感到空间狭窄的重要原因。美国的企业软件做得非常好,日本的游戏软件有些市场,印度就只做软件加工业。中国软件产业比较浮躁,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特别是互联网式的概念发达时期,许多软件人才更加不安心于做软件。其实有多少人知道中国企业的软件需要?多少人去研究过企业的需求?又花了多大心力去设计适合中国企业的各种管理软件?中国市场是一个需求多样化的市场,各种软件在中国都有自己的市场消化能力,中国软件人才的空间应该比印度软件人才要大许多。但是我们内部市场消化能力被国外软件企业的国际化给划出去许多,而软件定制出口这一块又很少有懂软件国际业务的人才,使得软件出口始终成不了"发家致富"的正道。 

(撰稿/计算机世界汪向勇)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