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raduate()
整理人: roy_young(2001-05-30 03:11:22), 站内信件
|
关于阅读就不得不谈到精读和泛读。我看到很多关于阅读的帖子都只是泛泛的谈到用什么什么方法并没有将这两者分开来谈。我个人认为对于阅读的训练由于不同的目的必须分成精读和泛读来说说。精读是一篇文章仔仔细细的阅读,搞清每个单词的意思,搞清每一句话的意思,分析文章的结构。而泛读是拿到一篇文章一目十行的看,看懂文章的大意即可,不必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呢?精读是锻炼你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从而学会把握文章的细节。而泛读则是锻炼对文章的语感,有助于你在宏观上把握文章,另外对于阅读的速度也是一个训练。同时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泛读,有助于你记忆单词。其实说到这点我也是不久前才总结出来的。以前我订阅过两年的《21世纪》,养成了泛读的习惯。文章一般就看7-8成懂。所以虽然阅读量很大,由于没有精读的配合充其量也就熟悉了一些单词,练了点语感,遇到关键的考试还是要出问题。而精读相对来说对时间的消耗上比较大,而且容易过于拘泥于细节。其实,一篇文章放到面前,最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细节而是作者写文章的态度,也就是作者的语气。这就是所谓的要从宏观上把握文章。这样说来阅读的训练就是要精读配合泛读,建议时间比例上是1:3。诸位不见上外出的高校的教材就很明白的分清了精读泛读。明白了这一点那我们就来看看前面一些网友提到的方法。
课外读物无疑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学习兴趣的一个好的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资料,和怎样阅读。我个人不是很赞成用小说作为阅读资料,尤其是初级学习者。这是因为文学作品和标准的语言是有差异,而且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他们常常使用大量的引申义和寓意。这些词的使用无疑是他们的文学特色,也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作为语言学习者如果过早接触这些是不利于他们的学习的,因为每种寓意都是有其语言环境的,一篇小说无疑是有大量的空间去营造这样的环境。而学习者不行,如果套用在自己的文章里面也许就是败笔。这样过多的引申往往会误导英语学习。当然,出于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来看小说无疑是比我们的课文生动许多。因此我建议学习者不要过早接触小说,如果用的话最好先使用带中文翻译的简写本作为泛读资料。我个人认为报刊是比较好的泛读资料,而报纸是我比较青睐的资料,这是因为作为新闻和时事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而娱乐方面那就是更感兴趣了。我又可以事先通过中文媒体了解最近有什么新闻,又有什么背景。先了解了大概后再来看文章就不那么吃亏了,很多单词就可以猜出来免得常常查词典,说实话查词典我是没有什么话说但是我不喜欢由于查词典而打断我读文章的思路。那用什么报刊呢?好问题?前面有网友说了,《21世纪》,《中国日报》(《China Diary》)。诚然这两份报纸是国内最优秀的两份英文报纸,但是我也不赞成使用这两份报纸。这两份报纸的确很优秀,《21世纪》很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而《中国日报》则是国内权威杂志。我自己也用了《21世纪》两年,然而我一次听到外国旅客抱怨,国航班机上只发晦涩难懂的《中国日报》。我就再没有看过《21世纪》了。学英语最重要的是什么???单词!NO!语法!NO!是思维方式,很多人英语学不好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思维方式是中文的,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全是chinglish。所以一个正宗的学习环境很重要,我们只有在国内学习的条件那么你就不要放弃唯一一个能够接触native English的机会。如果《中国日报》连老外都看不懂,我们把它捧为圣经干吗?所以还是要用《reader》《Times》之类的报刊。当然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弄到,一般大学图书馆中应当有,别的网友如果搞不到还是到www.times.com上看看。如果实在没有什么条件,那么使用这两个报纸也可以,但是效果还是要差些,要不找些英美原文的书看看。报刊还是一种泛读资料,对于你扩大知识面也很有好处。说了很多泛读的资料怎么没有说精读?精读是要有条件的。由于精读是要参透文章那么还是最好要有翻译好的文字。精读的文章可以简单些,短小些,出于上面的原因,我也建议使用英美原文。这样的资料不少《英语沙龙》,《英语世界》后者我没有用过,但是见过一个考G的博士用过。上外的大学英语精读也很不错是英美原文。精读的原则就是参透文章,在看懂文章的基础上,还要分析文章结构,句子成分,最重要的将它翻译过来。其实,英语水平见真章就是在翻译和写作上。解放前,清华等学校考英语就只有,翻译和写作。一个句子你看上去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你做翻译就有很多问题跟着来了。解决了这些问题再,参照别人的译文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就会明白差距在哪。通过长期的努力英语阅读自然会有显著的提高的。
写作其实根本就不应当单独列出来,写作的训练和阅读尤其是精读结合得很紧。我单独将它拿出来是因为很多人忽视了它。觉得很难提高。其实,写作和中文中一样的,是个先模仿的过程。中国人写作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就是中文思维,另一个不用连词。中文思维表现在一乱造句,中式英语,二中式结构。前一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就是精读是多留心,写作的时候不是我见过的句型我不用,甚至我还用遇到过的好的句子,那么基本上是可以避开问题的。而后面则是个宏观的问题,老美的文章是有自己的格式的,这些很多书上都提到过,但我不认为光看写作书对我们有多大帮助,这需要在泛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另外老外写文章很讲求逻辑性,他们要求从事实推导出结论,因此每个句子之间都要有逻辑联系,因此连词就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无关紧要的,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连词的使用上也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英语水平。
总的说来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必经之道和重要的环节,也是英语水平的一个体现。单词也必须到阅读中来熟悉和掌握。在这里写上这么一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些帮助,少走些弯路。
---- My mum always said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and u never know what u r gona tak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