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椰风海韵>>*椰岛风情--海南风土*>>海南风情-上刀梯

主题:海南风情-上刀梯
发信人: txaoxian(猎人)
整理人: belleling(2001-05-30 00:00:59), 站内信件
惊心动魄的苗家上刀梯 

  上刀梯活动,苗家人每年要举行三次。分别定于农历的正月、“四月八”与“赶秋节”举行。并且各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举行,是为送旧迎新,求得来年大吉大利;“四月八”,这是苗家人祭祀英雄、激励斗志;“赶秋节”,是为欢度丰收,表达内心的喜悦。

  上刀梯活动有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在上古时代,有位苗家孤儿名叫张羽,有一天,他外出谋生,饿倒在大桑树下,被苗家龙姓的老爹救活并抚养成人。他浓眉大眼,体躯魁梧,人们都亲昵地称他“龙张郎”。有一年,突然风雷交加、飞沙走石,把龙爹和很多苗寨苗胞的眼睛迷瞎了。幸亏张郎上山砍柴,急忙射进岩洞免遭灾难。龙张郎又气又急,到处寻觅医治眼睛的药方。听说月亮上的露水可洗亮眼睛,他就下定决心,上天去取。可是该怎么上去呢?龙张郎想出了把刀横插在树干当作天梯的办法。六天后,天上落下龙张郎那把沾满又圆又明的月亮露水的纸伞,欢呼的人们重见了光明,而龙郎再也没有回来。苗家人为纪念这位英雄,从那时起,就开始了上刀梯的盛大活动。年复一年,相沿成俗。

  为了方便人们观看,上刀梯的活动场地一般都选在四周稍高、中间宽阔的大草坪。那根五丈余高的圆型木柱巍然耸立在草坪的正中。木柱上经过精心铄刻青龙腾云雾的图案与五颜六色的花纹;三十六把锋利的长刀,刃口朝上,从下往上按照相侔距离整齐地横插于柱上。柱的顶端,斜插着两面四方黄旗。木柱旁边,是一个别丈宽、两丈长的木架,架上竖直插着三十六柄白刃朝天的尖刀。活动开始前,刀尖、刀口都用麻布密封着,气氛严肃、庄重。

  上刀梯之日,人们早早起了床,无论是男女老少,个个都穿着最考究的衣服,特别是苗家的妙龄姑娘,身着红红绿绿的盛装,头戴最新最美的首饰。她们打着红伞,背起背篓,扶老牵幼。表演技艺的男子汉,携儿带女,嘻嘻哈哈,满脸春风,吹吹打打,争先恐后地朝上刀梯场地涌去。

  未到晌午,草坪周围已是人山人海。一到中午,苗家的“三连铳”大炮在各个山头冲天而起,上刀梯表演开始了。德高望重的大师,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近木柱,舒臂踢腿,合掌指天,光脚赤手,耍舞一阵后,慢慢揭去封在刀口上的麻布,一级级踏刃朝上攀登。上到顶端,便从腰间拿出一只牛角号,仰天鸣鸣只响。雄浑激越的号音在人们耳际萦绕,在山山岭岭回荡。草坪四周的千百万双眼睛,跟着牛角和黄旗转动。正在这时,倏然“三连铳”又跟着锣鼓、唢呐、爆竹一道,震天动地的轰响,人们雀跃、欢呼,场面壮观、热烈。大师下完刀梯,再登上刀架,用脚心踩着刀尖,旋转一匝,悠然自得,如履平地,博得一阵阵喝彩声。伴随而来的是,小伙子和姑娘们也争先恐后,一个个上刀梯,踩刀尖,场面热烈壮观,充分体现苗家的儿女的英雄虎胆。妙龄少女身姿轻盈,登上刀梯进行各种优美造型,浑身玉器在半空碰击作响,不仅是红妆英气,俨然天外飞仙。


----
到处寻找猎物----嘘!有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