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z_love6(真情男孩)
整理人: jz_love6(2001-09-21 19:56:10), 站内信件
|
午后醒来,伫立窗口。豆粒大小的雨点大在玻璃上,声音铿锵清脆,不绝于耳。春天的雨总来得急,像好些日子没回娘家的媳妇,还在备着包裹,就巴望见上老母了。
我没有出去。
一个人的时候,总爱想些往事。这些年来,读书、思考和忙于笔耕,充实着自己的精神田园,却也少了许多其他生活的乐趣。人,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这似乎是谁都认可的。于我吧,便总感觉连静下心来回首往事的时间都要挤了。
案头是霞姐的信,从兰州捎过来的。重新拾起来读,亲切熟悉,有如面对着她清纯可人的笑靥。手执霞姐的信,常常感动不已又遐想不断。
霞姐不是我的亲姐,而是我中学时候的同学。因为我们很要好,她比我大几个月,我们便以姐弟相称了。
上了高中,我们同校不同班,许多不明白真相的人常在我俩间闹误会。
那年中秋节,父亲来看我,带来了一大袋好吃的:蛋黄月饼,大红苹果,橘子,还有几瓶荔枝罐头。我把它们分成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留给霞姐。
可我不知找个什么法子给她送去。幸好的是,霞姐的座位是靠着窗的。那天夜幕降临时,我便贼头贼脑地离了教室
。我敲了那扇窗户,紧张而羞涩地把东西递了进去,还不等霞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我就灰溜溜地逃走了。
我实在不怀疑我的快捷利索。可是第二天,这事还是在班里沸沸扬扬地传开了。那一次,我算是真明白了“群众的
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是多么深刻而又正确。
他们都把我作谈话的资料(加上从前若有若无的“掌故”),当面的,背地里的。他们一定以为我是个不正经的人
一个浪漫的人,一个好用感情的人。这完全不是好的批评,而是骂人的意思。而且,你愈是解释,他们愈是认为你在
狡辩,便愈是说不清楚了。
事后,霞姐来找我,说她班里也有流言蜚语,不过,她无所谓的。她要我也别去在意别人怎么说。
过了几天,这事竟传到老师那里。我记得周末的下午,还把我叫到他家里去了。
那时,我很优秀,再过半年多便要高考了。老师是出于关心爱护,怕恋爱影响我、耽误我,才找我去谈心的。我便和盘托出了我真实的想法:霞姐的家乡离县城很远,一个学期难回上几次家,她是我姐姐,好吃的东西有我的一份,也有她的一份,这是很正常的啊……
最后,老师相信了我。其实,我也压根儿没有想过那种事。要怨,只怨自己胆小怕事。躲躲闪闪的神秘反而让人捕风捉影,更好借题发挥了。
高考后,霞姐去了兰州大学,而我。因为志愿误填,留在了南国的 一所师专。
在大学里,我和霞姐一如既往的相互勉励,相互关怀,相互寄托。我向她讲叙我的学习、生活,她跟我聊起她的老师,朋友。湘中和西北是那样相去遥远,而姐弟两人的心却走得那样亲近。
“很想念从前的岁月,想念大家一起度过的日子,想念恩师……昨天的一切都停靠在了记忆的沙滩上,无论错过,
抑或记取,都已是逝去日历上的印痕。小弟,我们今天所要做的,便是收藏好这些记忆,然后趁我们年轻,准备一份好心情,一路高歌,好好收获今天,也要创造拥有一个无悔的明天!
小弟,姐姐愿与你共勉----珍惜且前行。”
我反复地读着霞姐的信。心久久地感动着。
窗外,雨仍然急急地下。我想,是不是出去走走,听听那春雨?
---- 我就是我神神秘秘神神秘秘的真情男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