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xh_0(丢丢)
整理人: spiceqi(2001-06-11 17:27:10), 站内信件
|
啤酒是德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在德国城市乡村,各式各样的啤酒屋、啤酒坊、啤酒院,应有尽有,而且常常座无虚席。喝酒聊天是德国人一种特有的休闲方式。
据德国啤酒酿造业联合会公布的一份资料称,德国现有啤酒生产企业1243家,生产不同品牌的啤酒达5000种,产量仅低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每年,德国人均饮啤酒140升,次于捷克,居世界第二。资料表明 ,在德国 ,啤酒已成为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国饮”。
一天深夜,我和朋友来到波恩一家颇有名气的啤酒屋,只见宽敞的大堂挤满了酒客,临街马路上摆着的长桌旁也坐满了人,找不到座位的酒客就在店内店外站着喝,手持托盘的侍者来往穿梭,为客人们送酒端菜。大堂中间的小舞台上,乐队正在演奏德国流行乐曲,几对青年男女在一旁摇头振臂,跳起民族舞蹈。那开怀畅饮的热烈场面,那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使人感受到德国人的豪放性格,他们仿佛要在啤酒杯里涤尽工作的辛劳,涤尽心中的烦忧。
啤酒屋的杯子很讲究,有长形的,有鼓形的;有带手柄的“开口杯”,还有特大型的“靴子杯”。斟酒的方式也别具一格,不像我们慢慢地倒酒,不让泡沫溢出杯口,而是倒得又快又猛,杯子里几乎有一半是泡沫,喝完后,嘴边也沾着白色的泡沫。德国人认为这样喝酒才过瘾,才会品出酒味,喝出激情。
中国有句俗话:“醉翁之意不在酒。”许多德国人不是为喝酒才去啤酒屋的,他们把啤酒屋当作了解信息、交流情感的场所。一杯啤酒,几个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围着一张桌子,边喝边聊,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几杯下肚后,胸中块垒,不吐不快;有时在这里还可以找到知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也许是啤酒屋的“特殊功效”吧。
当然,光顾啤酒屋也有失意的人。在法兰克福一家酒吧里,我曾看到一个老年人独自坐在角落里,面对墙壁,一杯一杯地喝酒。他目光迟滞,沉默寡言,心中似乎蕴藏着无限的痛苦。他不和别人交谈,也拒绝别人的关心,直到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任凭侍者推他喊他,丝毫没有反映。我想也许他年老无依,对生活绝望;也许他身遭不幸,借酒消愁。但是,有谁能理解他的痛苦,有谁能安慰他的心灵呢?可怜的人!
由于德国人对啤酒情有独钟,各种啤酒节就应运而生,最为著名的要数每年9月底到10月初在慕尼黑举办为期两周的啤酒节。
这个传统的节日从1810年开始已持续了180多年。开幕那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在慕尼黑市长的带领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中午12时,礼炮鸣响,鼓乐声起,市长抡起榔头,在欢呼声中打开第一个啤酒桶,揭开了啤酒节的序幕。啤酒节期间,慕尼黑街头巷尾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啤酒屋门庭若市,连露天广场也搭起遮阳棚,让人们狂欢狂饮,成了名副其实的啤酒广场。据悉,每年参加啤酒节活动的人数达500万以上,两周内消耗啤酒800万公升。
每次走进德国的啤酒屋,我总是禁不住啤酒的诱惑,痛快淋漓地喝上几杯。我想,啤酒屋是一扇窗口,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德意志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调,而且可以领略那富于浪漫色彩的啤酒文化。
---- 是朋友就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