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rassfox(草狐狸)
整理人: gangfeng_20000(2001-05-25 13:45:31), 站内信件
|
蜀国,是三国时代最瞩目的一个势力,五虎上将,卧龙凤雏,仁君刘备、、、但是,这个势力为什么最早退出三国的历史舞台呢?
当时诸葛亮入川是,并没有好好分析与东吴的 关系好关羽的性格。带走了冷静果断的赵云,流下了自大、卤莽的关羽。引致大毅失荆州。损失了关羽,当时作为领袖的刘备亦被愤怒冲昏了理智和判断力,执意进军东吴,从方针上放弃了“北拒曹魏,东和孙吴”的策略。最后张飞被杀,七十万大军死伤大半,刘备羞愤而终为了一个荆州问题,因为一个不冷静,蜀国损失一个明君,两员大将,兵马不计其数,以前以刘、关、张为核心的蜀国瞬间痛失精神领袖。能成为势力精神领袖的就只剩下诸葛亮了。
诸葛亮在这个时候也被忠志冲昏头脑,平南蛮后。就误以为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可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了。在兵力不足,粮草鲜薄的情况下在祁山跟魏国打起阵地战(诸葛亮本来就不应该出祁山,就是出祁山也要速战速决出奇制胜,但是他竟然跟魏国玩阵地战简直玩命!)结果不言而喻。诸葛亮已经完全放弃当时在隆中是制定的“三国鼎足,侍机而动”的策略。七出祁山未得寸土,虽然每次都有撤退的理由。其实大局上看,蜀国国力完全不如魏。说过还没有实力跟魏国争一日之长短。七出祁山的失败看似偶然,实乃必然。诸葛亮纵有飞天本领,也不能只手遮天;战术在高明,也无法弥补战略上的错误!
在七出祁山这段时间黄忠、马超先后去世,有去两虎将,此时大量开国的文官,武将大量死亡。五虎上将五去其四,剩下赵云,谋士也一个个地倒下。蜀国最大的卖点:人和荡然无存,人才结构的瞬间崩溃。并没有引起诸葛亮的注意,而诸葛亮纳贤能力更不如刘备。并没有培养好文臣武将的第二梯队。蜀国人才的迅速凋谢。后继无人。就是蜀国灭亡的关键!在第七次出祁山时,蜀军武将比起以前已经完全掉了个档次(关兴,关索接关羽,张苞接张飞,马岱接马超都很勉强。已明显不如其兄、其父,更谈不上超越。)现在蜀国还有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可以用,就是“脑有反骨”的魏延,其实魏延自从蜀国后,并无反意,后来从他提议“自领一军出午谷,偷袭长安”可见其智。实有赵云的影子。但因为诸葛亮一句“脑有反骨”而将其压制,要其从事诈败的脚色从来都没有将其作为大将任用。所以魏延到后来不是策反,实为逼反,郁郁不得志,当然要出一口恶气!魏延本来就是上进的人。但就以诸葛亮一己私见,就不得其志实乃对人才的粗野残害。诸葛亮生前没有任用魏延,嗣后也没有给蜀国留下一个魏延。诸葛亮这条顶天柱的倒下。就已经意味着蜀国无人矣。连一个魏延都留不住~~呜呼哀哉~~蜀国啊蜀国~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诸葛亮死后,起弟子姜维的忠志比其师更有过之无不及。九伐中原徒劳无功。只是徒添劳民伤财,蜀国日落西山。病入膏肓。
三国一大势力:蜀国灭亡向我们启示:人才的匮乏和方针的错误,就可以倾国!!!!
---- 狐狸仔一笑就有计仔~~
狐狸仔机智又够鬼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