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oobird()
整理人: 1101234(2001-05-26 15:51:04), 站内信件
|
渤海将成为死海,污染严重触目惊心
渤海一个曾是海洋「沃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现在因竭泽而渔和恣意排放污水污物下,生态环境遭到惨烈破坏,污染怵目惊心,面临沦为「死亡之海」的危机,以往「碧海泛舟、渔歌互答」的情景难以再现。「经济日报」今天以「救救渤海!」的斗大标题,近全版专题报导渤海遭污染的严重情况。海洋专家发出警告:由於渤海是大陆的内海,平均水深只有十八公尺左右,水体交换能力很差,约两百年左右才能彻底交换一次,因此,海水一旦被污染,很难净化。如今渤海已病魔缠身,海清何时现已是无解之题。据大陆国家海洋局资料显示,一九八0至九0年代中期,每年通过排污口直接排入渤海的各种废水,近二十八亿吨,这还不仅包括黄河、辽河、海河等四十多条河流携带的工业、生活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COD (化学耗氧量) 、油类、重金属、挥发酚 (强致癌物质) 及剧毒物质氰化物和砷等,每年排海量都在七十万吨以上。在渤海水体中,污染物超标的海域,正在逐年扩大,一九九五年达到四万三千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一九九七年海洋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渤海有机氮超标率为百分之六十六,无机磷超标率为百分之六十八,油类超标率为百分之六十三。专家认为,渤海被污染的状况至今没有好转。由於遭受污染和过度捕捞,渤海已无渔汛可言,分布在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的毛虾、梭子蟹、海蜇等生物资源急剧减少。据辽宁省锦州地区有关部门统计,辽西走廊葫芦岛有造船、冶金、石油、化工等国有大型企业三十五家,是环渤海近海海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锦州湾每年接纳工业污水三千多万吨,此地作为虾、毛蚶及一些经济鱼类产卵场和育幼场的功能早已消失,有七平方公里海域没有生物,成为「海洋荒漠」。直接流入锦州湾的五里河,年排污量大大超过年径流量,镉、铅、锌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出标准数倍至数千倍,河底质中含汞估算约有九十吨,七千多亩滩涂已成为无生物的「死滩」。去年,锦州湾海域优养化污染状况持续加重,石油类超标率达百分之九十四,工业废渣以每年十公尺的速度,向湾内推进。辽宁省境内全长九十六公里的大辽河,从营口市流入渤海辽东湾,每年入海水量五亿九千万吨,排放污染物总量达三百三十万吨。辽河进入营口段前,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水质超过五类水体标准。另外,大清河、熊岳河、浮渡河、沙河等,每年入海量为五亿四千万吨,排放污染物总量达九万吨。河北省沧州市政府指出,流经该市的八条主要河流,不少河段水质低於五类水体标准,每年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二亿二千万吨。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沿岸的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沿海养虾池约有一百七十多万亩,由於许多地区大面积虾池集中连片,使渤海超负荷生产。高密度放养使投饵量增加,换水量加大,造成优养废水大量排放,加剧海域的污染程度,导致近海资源衰退,经济鱼类产量下降,带鱼、黄花鱼、快鱼几近绝产。另外,石油勘探、采油作业等,也污染了海洋。由於渤海已成为优养化十分严重的区域,赤潮事件频发,持续时间长,扩散面积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惨重。渤海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含量,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区域逐渐扩大,至一九九五年已达渤海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在辽东湾、秦皇岛附近海域、渤海湾、莱州湾、渤海海峡等区域,都发生多起赤潮,自一九九0年六月至九七年六月,渤海发生赤潮数十次,影响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人民币数十亿元。例如:一九八九年十月河北黄骅市、唐海县及天津塘沽沿岸海域发生的赤潮面积,达一千三百平方公里,造成损失三亿多元;一九九0年渤海发生大规模赤潮五次,面积近一千五百平方公里;一九九五年莱州湾、辽东湾和芷锚湾发生的赤潮,达两百平方公里。尽管沿海各地已采取不少治理渤海措施,但由於陆源污染区域的不断扩大、科技水平的制约,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缺陷及人们认知差距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渤海环境仍持续恶化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