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再看《费城故事》

主题:再看《费城故事》
发信人: peapea()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6-02 23:50:21), 站内信件
    今天实在无聊之极,把自己收集的为数不多的VCD碟片翻来覆去地找了半天,都是熟得不行,根本不能当作打发这种纯粹以 “kill time”为目的的碟。没想到,竟然从抽屉最里面翻出了很多年前买的philadephia (费城故事),根本已经忘了拥有它的一张碟。如获至宝般地赶紧塞进机子,喜滋滋地想这个下午真正好过了。
    可是这不是一部适合kill time的片子啊。看完了,喉咙和肺,像塞了团棉花或泡沫类的东西,很轻,但是哽得人呼吸不畅。

    一开始,画面宁静地像田园诗:飞翔的鸽子,晨跑的人,丰富生活的美味佳肴,清新的喷泉景色,连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都让人觉得舒服,大可用上祥和,自由等等 诸如此类的词语。
    来到了,费城——影片开始展现的自由城。
    
    汤姆 汉克斯和丹泽尔 华盛顿一开始的交涉是颇有些喜剧色彩的,至少共同下楼时,一起对着采访机录音,电话响了同时去看,还有一个用拐杖摁电梯按钮的人让我笑出了声。
    等待验血结果的汤姆,仍然戴着耳机做工作,镜头给得很近,会发现,他挺拔的鼻梁,健康的皮肤,告诉我们,他这时是年轻的、有活力的、上进的、甚至是英俊的。请看清吧。
    你会发现他是个很好的儿子:打电话回家,向母亲报告自己健康情况,问的是:The more important, how are you ?
    他也是个事业正得意的好律师:上司器重,在被给予很大的信任后,在掌声中接受非常重要的类似于“驾驶一架价值三亿五千万美圆的飞机”般重大的任务。未来不是不踌躇满志的。
    可是镜头一不小心残酷地给了我们一个信息:左前额的一块红斑。犹如滴进清水里的一滴墨水——不安像分子一样扩散开来。
    事情总是比我们想象中发生得快,随后,右脸、鼻子,四处都开始滋生类似的红斑。
    用大溪地金色的粉底做修饰,用刚从阿鲁巴回来做借口,都是徒劳的。公司的高层早已发现那块红斑意味着什么——他们摆着假惺惺的面孔,用一个很蹩脚的故意失误作幌子,解雇了这个因是同性恋且患上爱滋病的青年。

    记得中间汤姆说了一句:每个问题都有它的解决办法。
 
    当丹泽尔迎来了他生命中的小天使,他可爱的女儿不久,汤姆来到了他的办公室,热情的寒暄被爱滋打断,眼神跟踪这个爱滋病毒携带者,记下他碰过的种种,甚至看了自己的医生。此时的他,拒绝汤姆的案件是自然的。
    当汤姆站在他的事务所门外,感到的是一种真正被抛弃的感觉。在穿息不停的人群之中,他哭了。他被视作了一个异类,一个危险,甚至一种肮脏。
他没有放弃。在图书馆,当那个小心翼翼地、客气地、给予多余关心的人,把一种无法摆脱的尴尬气氛带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没有屈服。导演仁慈地让丹泽尔伸出了援助之手,给这个冷静说出“在社会上被视作已死”的坚强的人。

    下来当然是唇枪舌战。诸多让人们讳口不提的问题摆在了证人面前,当然也给陪审团、律师、包括我们这些观众。
    我无意讨论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和一个爱滋病患者的各方面权利,因为我真的觉得这是毫无疑问的,像片子中所说的,众人平等,并不是异性恋者平等。
这部片子让我真正想说的是汤姆。坚强的人,充满希望的人。
    记得最被人们关注的在家听玛利亚 杜拉丝歌剧那场吗?原来看时就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看得仔细了些。
    歌剧声响起时,汤姆的脸上一直映着红色的光芒,他因病而苍白或有斑点的脸此时是那么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像那房间里的红色的炉火班蓬勃着跳跃。他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种东西,继续点亮着自己的生命,即使他的生活方式被很多人不齿。
    我不得不说,我感动极了。并不单纯为他得上不治的爱滋病。我感动于他是如此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想争取的东西,或者仅仅为了生命本身。
    人太容易放弃自己了,特别是有理由可怜自己的时候。听到音乐发出最强音的时候,我似乎感到汤姆在泥沼地里奋力地向上跳跃,而非妄自沉沦。
    玛利亚在唱:我是爱。他也在唱。
    这时候还能怀疑他生活得是否有尊严吗?

    被大家经常谈论的《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一种由希望而支撑自己的坚强。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自由。
    汤姆想要找寻的呢?

    影片多次出现了小孩子,包括丹泽尔的孩子,汤姆亲戚的孩子,还有影片结尾录影带中他自己。
    对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来说,生命永远像小孩子一样,是新鲜的,即使他面色苍白,即使他呼吸困难,即使,他即将死去。

    愿我们的生命都像赤子般新鲜。



----
彬彬有礼是我的作风.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