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分类游戏>>● RPG冒险>>§游戏世界§>>轩辕剑三>>《轩辕剑三》中的历史错误 (转)

主题:《轩辕剑三》中的历史错误 (转)
发信人: kedebaby1981(小飘)
整理人: ayalee(2001-05-21 22:29:23), 站内信件
高仙芝时唐兵总计“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而高仙芝破小勃律,灭石国,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领番汉兵三万,其中汉兵只有两万,番兵一万,深入七百余里,越过海拔(7224公尺)的穆斯塔格山(探险家斯文赫定称之为“冰山之父”)翻越雪岭,渡过冰河,飞越天险,抵达帕米尔高原阿母河之源。然后挥师西进。越过世界屋脊,在怛罗斯城与十万以上大食军队交战,相持五日之久。仅仅由于葛逻禄部反叛,同大食一起夹击唐军,高仙芝这才败绩。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如何能使大兵团运动,克服雪山冰河?恐怕连现代军事家也难于克服这些难题,高仙芝的中国兵团是如何在没有任何补给可能的情况下翻越帕米尔高原(时间长达2个多月)至今还是让历史研究者和军事家困惑的地方。以如此少(相对敌军)的军队孤军深入与强敌交战,只是因为可耻的背叛才失败,而在《轩辕剑三》中高仙芝却被描绘成丑角。还夸大了这一战的后果,好象是阿拉伯人在这次就粉碎了唐帝国的扩张,好象只要乘胜追击就可以灭了唐帝国似的,其实不要说安西节度远不是唐兵主力,尔后封常清还能讨伐大勃律,可见连安西节度都尚有余力,无端的把安史之乱的后果硬套到怛罗斯战役上去了。我国国力岂是阿拉伯人可比,真所谓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至于屠灭石国的事,说法不一,大抵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因石国(外国资料称是塔什干的突厥王车鼻施)“无番臣礼”率兵征讨。石国王约降,高仙芝允诺和好。旋即高仙芝爽约,将兵袭破石国,(《资治通鉴》说是“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俘虏其国王,献于阙下斩之。“杀其老弱,虏其丁壮,取金宝瑟瑟(瑟瑟是什么?)驼笃等,''。并不象《轩辕剑三》中所说那么简单,是远恩王子和高仙芝私人有隙,石国王为他们排解,高仙芝趁款待唐兵时忽然翻脸杀人。这把高仙芝说得过于卑鄙了。“无番臣礼”的意思近于谋反,至少也是对皇上大不敬,属于所谓“十恶”之列,率兵征讨本是高仙芝的义务。约降与约和概念并不一样,不知以哪个为准。没听说石国王有什么约和条件,高仙芝允诺和好也空洞得很,没有任何正式和约。不过各说都有“袭破”字样,可见石国好象并未放下武器投降,杀俘虏从来不称“袭”字。只能说是高仙芝用讲和来麻痹对方,使其放松警惕然后突然袭击,这也是兵家常策,石国看来不曾迎他入城,就谈不上卑鄙二字。石国王被杀是在长安,更不是高仙芝下的手。DOMO所说不尽合史实。如果仅仅在游戏中这么说说,倒还无妨,因为游戏并非信史。但在背景说明中DOMO也是这么评论怛罗斯战役与屠灭石国,则未免会混乱视听,以讹传讹。毕竟这不是人人皆知的重大事件。

已经见过一些文章采用《轩辕剑三》中的说法厚诬高仙芝将军了,高仙芝将军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名将,为国立有大功,却无辜被杀,死时兵士都大声为之称枉。我们现在实在不宜再去诋毁他了。就用近代著名考古学家,地理学家,英国人斯坦因经过当时大唐军队渡过的大谷冰川(Darkot)后所说的话作为结尾吧!“在纪录上要以此为第一次。高山峙立,缺乏一切给养,这种军队在此如何能够维持得住,即是这一个问题,便足以把现代任何参谋本部难倒了”,“就所遭遇的困难而言,横越达科特及帕米尔较之欧洲史上从汉尼拔以至拿破仑同苏沃洛夫诸名将之越阿尔卑斯山,还要困难呢!”


 



----
 风萧萧兮易水寒,RPG兮真好玩!!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