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ckwu()
整理人: morefool(2001-02-01 14:32:41),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hanzo (【土土】//sing 我让你晕倒(依靠),让你晕), 信区: Oversea 标 题: 留学生活可否精彩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an 23 04:39:59 200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dvancedEdu 讨论区 】 【 原文由 xza 所发表 】 送交者: 齐昕 于 2000年1月20日08:19:34:
1999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中,目前在美国留学的有上万人。他们在异国他乡是 如何生活的呢?让我们听他们聊聊:
学业篇
转行改专业家常便饭
我是学物理的,我父亲也是学物理的,现在还在大学里教物理。我生活中的一 切好像都与物理学有着不解之缘。谁成想,到了大洋的这一边却改学了电子工程, 没办法,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现在只好艰苦一点了。
转学现在是司空见惯的事,50%的人来了美国都会转学,原因也很简单,在大 学里选专业是为了好出国,凡是苦活儿、累活儿或是有危险的研究工作就没有美国 人愿意干,只好从国外招留学生。等真到了美国当然谁也不想一辈子都又苦又累还 危险啦,所以就转专业、转系、转校。在美国最热的专业无外乎是计算机、律师和 医生,但美国人不会放心让黄种人给他们看病的,律师的口语水平也不是随便就可 以胜任的,所以与计算机相关的电子、通信、网络可能算是最佳选择了。
在这里转学,不像国内那么盲目,一般范围比较小。先找到满意的学校,然后 与那里相关的系进行联系,甚至可以直接去找教授面谈,效果要比只是普通电子邮 件好得多。这个过程在某些程度上像是在找工作,因为,你去了以后要替他们干活 儿,而他们替你出钱。
刚开始上课的头两个月,上课时还勉强跟得上,只是老师让你看书的时候就好 像看天书一样,比老美慢多了。还有和别人对话时很痛苦,俗语俚语一大堆。再加 上现在印度哥儿们越来越多,还要听印度英语,实在受不了。无论在国内的托福听 力考了多高,到这儿都要从头再来。专业词汇就不算了,一些常用短语、连读或是 省略语就把你搞得晕头转向。听不懂怎么办?照样听呗,每天看电视,边听边看字 幕,多听别人聊天,慢慢地也就听懂了。要是没有什么技巧的话,就多选只有美国 人上的课,比如本科的课程,老和中国人在一起就甭练口语了。
生活篇
〕找蚶爰叶蟪?BR> 刚来美国的日子里,什么事情还是要自己做,做饭、采购、租房子、买旧车、 买保险、考驾照等等,和过去在学校里那种每天吃饭、自习、睡觉、吃饭、自习、 睡觉……的日子完全不同。
第一次去买菜的感觉就是“什么都大”,大个萝卜、大个西红柿,连鸡腿都比 国内大一倍,可能是化肥和合成饲料的产物吧。再一看价格,着实被吓了一跳,一 棵白菜要合50元人民币,鸡蛋、牛奶和肉虽然没那么离谱儿,也比国内贵上十几倍…… 幸好后来发现了一家中国商店,价格比较便宜,就是太远,每次都要开车。
自从出国以后,我的厨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是没办法,整天吃生菜和汉堡 的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什么时候嘴馋了,我就来个西红柿炒鸡蛋、葱香土豆丝, 再加上水果沙拉。其实,也没什么,但不知为什么,吃起来特别香。要是比较富裕 的时候还可以去趟中国自助餐馆,虽然味道还不如国内学校食堂。
感情篇
想念爱人和爹娘
在国内找个老婆再出来真是太明智了,这里的单身女孩比清华还要少。一想起 她给我的支持和鼓励,那每月200美元的电话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要说我每天打 一个国际长途电话你会不会相信呢?可实际上,刚来的那段时间确实就是这样,到 现在仍然是每天一个Email。
这次回来其实有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她,我现在还是挺穷的,为了回一次国, 省吃俭用了两个月,就是想见她。我想主要是因为在美国有很强的孤独感,每个人 都在拼命努力,没时间管别人。与人交流又不顺畅,生活中又有那么多痛苦,需要 找一个亲密的人诉说。而这些总觉得不能都向父母讲,不能让双亲在千里之外为我 着急。所以只有希望我的爱人帮我分担了。
提到我父母,我也想,但并不是那么强烈,因为毕竟这么多年在一起,偶尔离 开反而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可是上个月听说我父亲生病竟让我不知所措,仔细想 想他们的年龄确实也不小了,有时会突然发觉父母的日渐苍老,《不见不散》中葛 优回国的感觉也会出现在我的心里,直到此时才发觉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最不能失去的人。爸爸、妈妈,你们在国内还好吗?
--
-- ▲ □http://pampas.cn99.com ┃ ━━━━━━━━━━━━━━━━━━━━━━━━━━╋━━━━★ 咳咳: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email protected]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5.235.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