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ke55()
整理人: lannan(2000-01-15 09:51:44), 站内信件
|
在五六十年代,每当提到在美国的华人,人们不免会把他们同唐人街的中国餐馆联
系起来。近20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美求学,工作,华人的背景也日趋多样
化。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几位中国大陆人的自我介绍。『我叫赵红,我是1995年4月
到美国的,现在在美中收养联合会工作。』 『我叫王歌群,我是唱歌剧的,现在
在费城歌剧艺术学院,我是1995年来美国的。』 『 我叫夏瑞平,1998年8月来美
国,来美后一直在西北大学医学院从事对瘫痪病人的研究工作。』
这三位中国大陆人在美国居住时间最短的只有1年多,最长的不超过4年。
*语言是首要克服的障碍*
美中收养联合会会长助理赵红说,她来美国,一方面是希望能继续学习深造,另一方
面是因为她丈夫已经在美国工作了。赵红说,她在中国学的是俄语专业,来美国后
感到无用武之地。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再一个就是与美国人文化,思维方面
的差异很大,特别是头两三年,这个感觉是最低沉的时候。王歌群曾经师从中国著
名声乐艺术家周小燕。1995年来美国以后,就读于费城科蒂音乐学院。毕业后,他
和费城歌剧艺术学院签约,经常参加歌剧演出。王歌群说,他刚来美国的时候遇到
的最大困难是语言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英文,学习也需要英文,虽然在国内学
了一点儿,但是还是觉得差得很远。另外,作为我的职业方面,更多的是需要意大利
文,法文和德文,甚至还需要俄语,我记得我最初一部歌剧就是用俄语演唱的,不敢
想象当时是怎么过来的。现在,王歌群不仅克服了英语语言的障碍,而且还能用各
种西方语言演唱歌剧了。
*费时许多适应新环境*
夏瑞平去年来美国之前曾在英国生活了近7年,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她选择来美
国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和研究条件。夏瑞平说,来美国以后,语言对她
来说不是障碍,她面对的压力主要在学术方面。因为我刚来的时候,接了一个新的
课题,而且要在3个月内递出一份申请科研经费的报告,所以我觉得工作方面对我还
是有很大压力的。另外,还要寻找住处,特别是美国有医疗保险,我还要办医疗保险
,以及银行等方面的事情。这些事虽然不难办,主要是要花很多时间,另外,工作上
也要求我花很多时间,这样就觉得有比较大的冲突。
*希望下一代在自由环境生活*
美中收养联合会的赵红说,她来到美国后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上帝。她1995年受洗
,正式成为基督徒,从此生命发生了永远的转变。她说,她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而感谢
神。我很希望能从事有关中国方面的工作,虽然来到这边生活了几年,但是我觉得
我很热爱中国,希望能做一些对中国人有益的事。我现在从事的这个工作可以帮助
中国大陆的孤儿,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的赵红,希
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下自食其力地生活,同时保持中国人的传统
美德。
*求稳定不要再漂泊不定了*
西北大学医学院的夏瑞平博士说,我主要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几年之后,能找到一
个稳定的工作,也就是永久性的工作,因为这些年,我一直是这边呆两年,那边呆两
年,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吧。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在一个地方稳定下来,因为工作稳定
了,生活才能稳定一些。
*开拓表演艺术的天地*
王歌群说,五年之后,他将步入而立之年。他认为,这是歌剧演员表演艺术的黄金时
间,并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世界声乐比赛。我想开始多演几部歌剧,
适合自己的,能有机会游历世界各地,欧洲啦,南美啦,多看看世界,更多地体会一下
艺术。我想,下个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大时代,我希望能为之做出贡献。我最
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精彩的人,精彩的艺术家。
这几位中国大陆人,当然不能反映所有美国华人的全貌。但是,也许能从这几位的
身上,了解大陆人在美国的一些奋斗经历,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吧。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0.39.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