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ingarrival(君)
整理人: daiqisi(2001-05-18 10:57:10), 站内信件
|
这几天看蝙蝠兄的子胥出奔,不禁想起了子胥之死,归根结底,竟然要算到孔子的头上。听我慢慢道来。
齐国自从田氏掌权以后,田氏越发专横,这时的田常便想作乱,可是又惧怕齐国的管,鲍,高,国,晏等元老们的反对,便开始对外用兵,首先想到的便是邻国—鲁国。这时的鲁国已经被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瓜分,国力很是衰落。这个消息传到了孔子的耳中,老先生长叹一声:鲁国,祖坟所在的地方,母亲之国,我们不能看着她被蹂躏。于是便问诸弟子,“你们几个就忍心这么看着?“,几个弟子一看不好意思了,于是子路,子张等便主动请缨,孔子摇摇头,你们几个不行。这是子贡站出来了,孔子一看就笑了:你办事,我放心“。原来子贡已善辩而著称。孔子已经知道他要怎么做了
子贡便跑到田常跟前说:阁下用兵无非就是有所作为,而又惧怕国内的一帮元老们,可是如果对鲁国用兵,即使打赢了,那也是为齐国增加疆土,这样会使得齐国进一步强大,这时的大臣和平民便会有了更强大的实力和你对抗,我劝阁下不如与强国交战,这样,精壮的男子便都死在外面,齐国会空虚下去,这样,便会由你操纵了,如今的吴国刚刚打败了楚国,乃当今的第一强国,我的意见是不如何吴国交战。田常也是没头脑的人,一听当时就服了,可是他又提出吴国又不会主动和他交战,他该怎么办?子贡便主动提出前往吴国。
子贡开始游说夫差:如今,齐国,准备攻打鲁国,其目的不过是想进一步扩张齐国的实力,而做到与吴国抗衡,大王您不如去就鲁国,这样一来,既可以打击齐国的气焰,还可以掠夺齐国的城池,同时又可以赢得正义的名声,保证吴国霸主的地位,一举多得的事情,大王何乐而不为呢?夫差当时就动了心,不过他还是有点清醒的,便提出越国在被打败之后,勾践在卧薪尝胆,准备报复呢,得防着他点,子贡又主动前往越国,去游说勾践。
子贡一见勾践就吓唬他:大王,你危险了。一个人,要是没有报复别人的念头,却被人误解了,那是他倒霉,如果有报复的念头,却被人发现了,那是他愚蠢,如今大王在这里卧薪尝胆,吴王有所察觉,你危险了。勾践当时就吓坏了,说:“这几年我一直恨的牙根痒,哪怕和夫差狗贼拼个同归于尽我也满足了,可是听先生一说,我该怎么办?子贡答道:“如今,吴国准备和齐国开战,你想,一旦打起来,吴国必定会出动精兵,而国内只会是一些老弱残兵,这样这几年之内,吴国的军事实力一定会下降,越国便会有机可乘,实现你的愿望,因此,你应该,主动提出带兵协助吴国去攻打齐国。这样吴王就会对你放心了。可是勾践还担心真的和夫差一起出征,那该怎么办。子贡说,我再帮你到吴王那里跑一趟,保证不会让你一起去的。于是,勾践便派文仲带领3000越兵和无数的辎重到吴国,而且还说勾践要亲自前去助战。夫差很高兴,就问子贡是否让勾践一同前去。子贡说:拿了人家的钱,用了人家的兵,还让人家的君主一同前去,这样是不义,于是呢夫差便决定救鲁和齐国开战。这时的吴子胥已经看出了子贡的用意,便劝说夫差不可攻打齐国,首要的任务就是注视越国的动向,如果攻打齐国,只会让越国有机可乘。夫差是利欲熏心,根本听不进去,而且还让夫差出使齐国。子胥到了齐国,看到吴国不久便会灭亡,便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元老鲍牧(那时候,很流行这个,把儿子托付给别人,很多的公子就是凭这个继承君主的),同时,这也为子胥之死埋下了隐患。
子贡仍不放心,又跑到晋国,劝说晋侯,当时的晋国也是大国,只不过是吴国强大起来,压制了他,很不甘心。于是子贡对晋侯说,吴国和齐国交战,这正是你们重新崛起的好机会,你们就做好准备,吴国一旦攻打了齐国以后,肯定会攻打晋国。
于是,吴国果然救鲁,对齐国宣战,结果吴国大胜,攻打下齐国的数座城池,后来又挥师去攻打晋国,没想到晋国有所准备,双方僵持不下,不了了之。
这时的大夫伯 喜否 本和子胥都是老爸被楚平王给杀害而逃到吴国的,本应该是同病相怜,可是伯 喜否 此人贪财,收到勾践的钱财,帮着勾践说话,于是和子胥有了间隙,这时乘机弹劾子胥。说子胥不让夫差出兵,结果,吴国大胜,他这样做一定是另有所图,而且他还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这样做一定是有反心。夫差想来想去,结果送了一把属镂剑给了子胥,子胥一看就明白了,仰天长叹:“哎,混账小子,当初我夫做你老爸灭楚称霸,多大的功劳,而且后来诸公子争立,不是我并命保举你,你能坐上王位?你打算把半个国家给我我都没有要,我会造反?“,说完,挥剑自刎,而且还把两只眼睛挂在了吴国的城门之上,要亲眼看着越兵攻下吴国!
纵观这件事,子胥之死,还真是孔子引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