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ilang1324()
整理人: morefool(2001-02-01 10:38:35), 站内信件
|
外祖母以94岁高龄去世了,舅舅的信是数月后才到的。
出国前就有一种不愿面对的预感:此去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外婆了。身在异域 为生机而奔波,披星戴月,但对外婆的想念日甚,总希望她老人家能等到我再回 家的那一天--虽然知道这一天的希望随着星移月转变的越来越小。
而当这一天真的变的不可能时,感情的长河再也抑制不住,任它奔流不息。
我工作的地方离老家不过千里,出国前备行,匆匆中把看外婆的日子一拖再 拖,终未能成行,也终成遗憾。
我宁愿相信有天国,她一定还在天国注视着我,为我祝福。
外婆信佛,每逢农历新年和清明,还有其它中国节日,她都要上香和摆供台 的。
儿时的我却对此不以为然,唯一高兴的是我能享用“神仙”吃过的贡品。高 中毕业后到外地上大学是我的第一次离家独行。临行前一天晚上,外婆又默默地 上香,虔诚的祈求神仙能保佑我一路平安。从小接受无神教育的我,那一刻却希 望真的有外婆所祈求的神,不为我,为外婆的那一份爱心和虔诚。
小时候很淘气和捣蛋,挨打是少不了的。每次外婆都是我的避风港。父亲相 信棒子底下出孝子,而我只能以出走外婆家作为抗争。外婆并不为我作错事找借 口,只是说她相信我长大会有出息。而这点鼓励总在我心理种下希望。而那时的 我也真的认为自己能干大事,譬如能买得起让外婆吃不完的饼干和苹果。那时生 活艰难,因为有舅舅在外工作,外婆和外公的生活算是无忧无虑。如果不是外婆 ,我不知道怎样熬过懵懵不懂事的岁月。
到小镇去赶集也是农村小孩的一种奢侈。因为有外婆,我才能享受这种奢侈 。
生性好动的我,走路都要人担心。凭外婆的小脚,走路她当然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她总是要我在赶集的路上,看看能否检到硬币。只听外婆话的我,也真认 真地盯着地面找起来。
这样她便能赶上我,而我也不会摔倒。多少年后,我才意识到外婆的用意, 而又不愿去问她。因为当时,我的确为捡到一两分硬币而得到外婆的夸奖。
中学寄宿县城,每月才能会家一次。每次我都多走一点路先到外婆家看外婆 ,再回家。
每次外婆都象迎接远游的浪子,立即开灶做饭,我记不清都吃了些什麽,饭 总合我的口味,外婆也爱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
外婆一生勤劳,直到临终卧床前,还能喂鸡和拣鸡蛋。妈妈总说外婆一生没 吃过苦,所以能长寿。其实,一直坚持劳作才是秘密。我小时候爱帮她从池塘提 水浇菜,现在想起来,那时贪玩的我能作到这一点点,也很不容易了。也许是外 婆使我的懒惰没变得不可救药。
岁数大的外婆有时变的脑力不清,但她临终前还挂念着我,尚能分辨出弟弟 不是我。
我多麽想在她老人家临终前,让她再看我一眼。
外婆,我能听到你的呼喊,我相信你仍活在天国。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6.5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