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
初悟《六祖坛经》(12)
☆☆☆个人意见☆☆☆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
因缘之下得闻顿教,正是[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六祖闻经便悟得自性。自有其因缘。
所以说得闻正法,已经是累劫之缘了。自当“勤而习之”。
一般有这种说法,就是禅宗是从六祖开始的。是六祖所创,更加有说是六祖把佛性下降为人性。(即人人都有佛性。)
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六祖说得很明白哦,这教是先圣所传。
就是从来就是有的了,在后面的经文中(付嘱品)更加说明了[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
只是因果成熟正合六祖广度有缘。正合[一花开五叶]之意。
本来佛性就是人人都有的。先圣传下来就是这么说的了。
明心见性后所见也是如是,是谓先圣之意正是六祖之意。
六祖之意正是先圣之意,无有分别。
如见分别就是“仁者心动”。
[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
愿闻者,佛法传到现在,已经不是很多愿闻了。
六祖是闻经就悟了,现在的很多人一听到经就头就大了,心中就生出别样来。
这发愿得闻正法,修正行,得正果。已经是很重要的事了。
净心,六祖当时的人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他们时时得闻佛法。
可以说的耳濡目染了。立信起愿已是很平常的事了。但现在就要多说了。
要净心啊,各缘放下了自然就净了。
别把自己学来的东西放在心上,这么要你一听经文就想到自己所学去了。
就象是盛满了水的杯子再也盛不了水一样。
[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听法后就要有所收获才是。用法来印证自己原来的怀疑。
各自把自己的不同的怀疑去掉、放下、转化。
让本心表现出来。就可以和先圣一样了。就是成佛成祖了。
我们和先圣差的不是佛性,差的就是这各有怀疑哦。
啊?说什么?不信?怎么不信了?有什么不信?
哈~看这样就掉落在“陷阱”里了。这陷阱还要是自己挖的。唉~
六祖所传之顿教就是要人闻经就悟,工夫做在除疑上,本心一显,成佛成祖。
(自序品第一说完。)
释:
佛教是以前佛、菩薩所傳留下來,不是我惠能自己的智慧。你們若願聽以前佛所說的教理,則先要清淨其心。聽法之後,各自將懷疑除去,好像和聽佛、菩薩所講的一樣。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
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