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wysky(无衣)
整理人: daiqisi(2001-05-16 18:51:16), 站内信件
|
阿良兄均鉴:
我对清未的了解并不多。但是你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简单的说说我的看法吧,请指教。
你说到清朝的国库并没有因赔款而破产。可实际上我看有点不对头吧。
湘军对太平天国用兵之时,清朝并未没落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当时如果说两宫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清朝就未必不可救。当朝的大臣还是有一点作为的。但就是如此,对太平天国用兵的时军费就已不足了。湘军虽然不是建制内的军队,但是军费还是要由清庭出的。然而实际上当时除江西一省有军费供给外,工部根本无钱可拨。而就是江西一省,巡抚也被逼得上折子弹劾曾国藩。
曾氏是个有名的理学先生,而湘军对太平天国用兵时,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实际上也是为形势所逼。不如此士兵就没有钱,没有钱士兵就不可能给清庭卖力。
所以说清庭的国库用度不缺,我不能苟同。
至于你说到两江富饶,可是实际上百姓已接近于破产。统治者有钱花与国库是两回事,与国家的经济好不好是两回事。君不闻俗语有云“穷庙富方丈”。当今的国企有钱的有几个?可没钱的国企经理又有几个?
此事古今同。
至于太平天国灭亡后兴起的洋务运动。我想说明一点,洋务运动办的工厂所花的钱大部分并不是工部的。维系这些工厂的主要是军费。而军费主要是来自于搜刮。
最有讽刺意义的事只有一件,清廷的大部分国用花在军费,可是清廷的军队却是一塌糊涂。其原因当然有许多,其中层层剥克,统治者直接挪用,都是很重要的原因。而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军费常常托欠。工部已无法承担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屡屡用兵失败。然后又是天文数字的赔款。国民经济是无法不崩溃的。
至于兄所说没有我们常以为的那么严重。实际上当时的清廷大臣都是这样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洋人只要钱,充其量也只是割一点土地,而不是要大清的社稷,比起来可真是“微不足道”。反正中国有的是钱。
就说到这吧。具体的情况我并不是很明白。如果兄有意研究这段历史,不妨仔细看看当时大臣的奏折。以及清廷工部档案、文人学士的游记。当会有所帮助。
我也很愿意知道更清楚的事实。
---- 公正在哪里?
良心在哪里?
倚风山庄风无衣前来拜访!
http://luoyu.363.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