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wysky(无衣)
整理人: daiqisi(2001-05-15 22:04:26), 站内信件
|
《小议历史》
最近在“历史长河”、“思想之剑”都有人不断的对历史提出质疑,或是针对历史的真实性,或是针对研究历史的必要性。
在下虽不才,愿在此谈谈我对历史的一点看法。可以当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我个人的历史观吧。
人类的时间可分为三种:过去(历史)、现在、未来。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就是为什么最初哲学的出现,所探讨的问题不外乎“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将到何处去”两种。(哲学家最初是被称为人类的智者的。)虽然到了今天,哲学似乎在偏离它的本质。佛家所说的“所知障”正一步步迷住人类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过去,不知道将来。
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一种哲学命题。它探讨的问题正是“我们从何而来”。
有人总想把历史当做一种功利的学问。的确,政治家们需要历史,以此来证明它的合法性,“有史可据”,或是达成他们的某些政治目的,所以他们不断的窜改历史。历史的研究常常因此而功利。虽然各个时期的历史总是难免受到各个时期的道德观的影响。但还是有许多的良史,能够坚持中立的立场,如实的记述史事。历史之所以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些史学家的“历史道德心”之上的。中国古代就有一个著名的史学家庭,当政者杀了他们家三个人,可是还是改不了他们的“史笔”,只好屈服。
我们常常怀疑究竟有多少具有“历史道德心”的史学家。但是无可置疑,这是存在的。因为实质上维持一个社会道德的两大支柱,就是历史与法律。法律审判还有它的有效时间与漏洞,而历史的审判从长远看则是公正的与没有办法逃脱的。这至少是我们的一种信念。是我们维持人类社会文明道德的一种支柱的信念。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以我所知,皆无例外。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窜改历史的人给历史的声誉带来的损害。这有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是,政治永远是暂时。宋朝的当政者可以改写他们的历史,但是明朝的当政者则没有必要去为他们洗脱这个罪名。所以历史永远是完成时。统治者们对自己历史的记述并不能称为历史。即便是在一个民主程度非常发达的国家,也会有许多的内幕被冠以“国家机密”之名而不为人们所知。我们对这种所谓的“历史”刚无妨多一个心眼,注重一下史料与证据。(考古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证明历史的真实性吧?)但是,这个时期始终是会过去的。历史会记住这些企图改写它的人们。更何况,人们永远对真相充满好奇。这是人性,不是政治可以改变的。无论多么高压的专制,都会有一些坚持真理的人存在。这也是历史的可信性一个重大基础。
有人说“历史是婊子”。我看其实是有些人把历史当婊子。可笑的是,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意淫罢了。对历史的窜改从其本质上看是一种对历史的害怕。从人类文明开始有文字记载以为,就不断有人做这样的事。其结果是一样的,他们在这种意淫与害怕中度过一生,最后还是摆脱不了被历史审判的命运。
其实,做为一个历史迷,历史也是一种艺术。这也是历史非功利性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研究历史则有其功利的一面。研究历史,老生常谈,是为了“以史为鉴”吧。我们总是想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现在固然重要,但是,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的行动是一个个战术,而未来则是一个战略目的。我们当然需要知道自己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否则,所有的战术行动将变得毫无意义,徒劳无功。只有确定了战略目的,我们才能有效的执行战术行动。事态的进行并不一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研究历史就是为了知道其中的规律,看看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做为确立战略目的的参考,同时,也可以在战术行动少犯过去的人犯过的错误。
所以,如果没有了过去与未来,现在就毫无意义。而如果只有未来而没有过去,我们不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将有更大的可能走上一条并非我们所应当走的道路。其代价不是我所能预料。
这些本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事实上,所谓的文明社会就是历史的沉淀。
有人说美国是没有历史的。这犯了一个错误,美国是有历史的。各国的人带着自己的历史到那里溶成一个新的民族。而且做为西方社会的一个国家,基督教的历史常常就是他们民族的历史。这一点也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更何况,美国自两次大战后崛起,时间并不长,它究竟走向何处去还未可知。中国有句古话,盖棺定论。现在评价美国为时过早。我认为比较适宜的时间是,当美国落到一个低谷的时候,或是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这样的一个历史短暂的新兴国度的文化和人民对其国家和民族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历史的作用了。通常说,历史沉淀愈多的国家和民族,其凝聚力就愈强。
这里还有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一位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家去法国修理卢浮宫,法国人不服气,问他:“你们美国人有什么文明?敢来修卢浮宫。”这位大师很平静的回答:“我是中国人。”法国人立即就不做声了。
就我个人认为。一个文明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而非其强大与否才是衡量这个文明是否成功的标准。古希腊的文明比起诸如古匈奴,古土耳其来说是并不强大的。在历史上,野蛮民族也常常让文明民族灭种。短时间的强大并不说明问题。
所以,不能因此而否认历史(或者说“文明沉淀”更为恰当)。
做为一篇随笔性质的贴子。似乎不必太过于拘束于一个主题。
我对历史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的自学。没有受过科班培训,也很少读到历史学家的专门文章。上面的说法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罢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思考本是人类的本性,上帝要笑,就笑去吧。
因为意犹未尽,就再谈谈中国历史。
读中国的历史,有人说太简,不完整。实际上,中国的史学家常常有一个毛病,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搞什么“微言大义”。说白了,就是在历史中掺入自己的道德评价。因为他们还有自己的“历史道德心”,所以不能改写历史。就用了一种高明的方法,即用十句真话编造出一件“假事”来。(其方法就是本来有十多件事而删去一些事变成十件事,使其给人的印象变得完全不同)。或者是玩一些文字游戏。这些其实是没有什么大害。用十句真话编故事的事并不多。因为这样子做是很花脑筋的。除非涉及到当朝的统治者的先人,一般不会如此。玩文字游戏对现代人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你不去理就是了。
虽然在某一个时期中国的学界因为政治原因而拼命的否认正史的可信性。但实际上大部分是相当可信的。因为我看不到乱改历史的动机何在。所谓的“二十五史”主要都是记前一个朝代发生的事。改的必要性并不大。中国的传统学者对“历史评价”的看重更是世所罕见的,这实际上也是建立在一个可信的历史的基础上的。
这些年来对野史的评价似乎有矫枉过正之嫌。当然,其中掺杂的政治因素也是很明显的。
再谈谈历史的自卑感与自负感。
有两个明显的例子。二战时的德国和意大利的心态就有一种历史自负感。所以他们虽然搞种族灭绝。但也主要只是纯粹的杀人抢掠。虽然杀人太多,过于恐怖,可是完全灭绝人性的事他们还做不出来。主要对象也只是针对犹太人和斯拉夫人。对别的民族是相当客气的。
而日本则是一种纯粹的历史自卑感。这个民族的历史,要么是学中国的文明,要么是学西方的文明。一辈子做学生,突然有了爆发的机会,整个人性都完全扭曲。做出的事全然灭绝人性。除了本民族外是恨不得让别的文明全部做奴隶。
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悲剧。
我们中国现在的态度呢,是在自卑与自负间徘徊。五千的辉煌历史让我们自负,近百年的屈辱让我们自卑。希望我们在对历史的研究中能找到自己的阿基米德支点。
---- 公正在哪里?
良心在哪里?
倚风山庄风无衣前来拜访!
http://luoyu.363.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