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ityconnor(城市角落)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6-02 23:52:40), 站内信件
|
从天空望下去,一个小男孩坐在圆水池边。然后是他的脚,一双跑了五公里后又红又肿疲惫不堪的脚,它们在水里呼吸,一群红色的鱼缓缓游过来,亲吻他的双脚……
小男孩和他的妹妹在院子里洗布鞋,吹出来的肥皂泡晶莹剔透,轻轻地向上飞去……
小男孩哭着哀求老师让他参加比赛,眼泪来得直接而且单纯—他只是为了赢得季军送给妹妹一双新鞋……
小男孩叫做阿里,他的妹妹是莎拉.他们是伊朗电影<小鞋子>里面的小孩子.
在同一位导演马芝·马哲德的另一部电影《天堂的颜色》里,一个盲孩子,用他的耳朵听人间各种的声音,用他的手触摸这个世界,用他的心灵去看天堂的色彩。他的父亲想抛弃他,而他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听到了他最爱的祖母在天堂里传来的声音……
另一个小孩子一路上都在寻找父亲,就象<星仔走天涯>一般地执着寻找,他的母亲在车祸中丧生,一个在中央车站写信的女人就带着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上路了.故事的最后,小男孩找到了温暖、安全的家,女人在凌晨离开了他,他一直追啊追,希望能追上那趟驶向万里之外的巴士,但他没能赶上,眼泪,从在小男子汉的脸上流淌下来,流进了我们的心里……
还有一个小男孩,他很幸福,有一个乐观、无畏、疼爱他的父亲。父亲告诉他,集中营的生活只是一个生日礼物的游戏,最终他会得到一辆坦克作为奖励。当那辆坦克真正出现的清晨,他的父亲已经倒在纳粹的枪下,他才懂得,那是父亲用生命保护他的游戏。随着曙光的来临,一切惨案、残酷、阴谋、屠杀都已结束,他依然快乐、无忧、天真,生命如此美好,是父亲善意的谎言给了他没有阴影的美丽人生。。。。。。
男孩子们一个一个地长大,在电影里,在真实的生活中。那个当年在神甫身边看被剪掉的接吻镜头的小男孩,那个骑在如父亲般的老放映员肩上的托托,是否依然记得那段天堂电影院里的岁月?后来,同一位导演拍摄了另一个男孩子的故事,二战的烽火岁月里,他和小岛上最美丽的女人MALENA之间擦肩而过的爱情故事。
还有许多,许多关于孩子的故事。今天,看了伊朗导演马芝·马哲德的电影《小鞋子》,回想起了这些曾在脑海中浮现的天真面孔。还看了一篇关于电影童星的文章,于是想起了这么多在童年时代已经投身电影的孩子们。从我最早知道的秀兰·邓波儿到《小鞋子》里曾经是街头擦鞋工的的男主角,是这些小孩子让我们在银幕上找到了渴望已久、理想的童真。
电影里讲述的,往往都是成人世界的故事。而伊朗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因为那里的女性必须用纱布把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地遮掩起来,以至于我们只能在银幕上见到她们的脸孔,而且很难找到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伊朗电影。于是那里的导演选择了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孩子给了导演们创作的空隙,于是我们看到了来自伊朗的一部又一部关于孩子的电影:《小鞋子》、《白气球》、《天堂的颜色》……
电影里的孩子,就象成人手中的童话书,那是拍给大人们看的童年往事,因为这正是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温暖阳光。《小王子》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但许多的人依然会一次次地在他生命结束时流眼泪,也许,正是因为他哀伤、敏感、美丽的心灵。然而,完美无暇的童话背后的故事往往叫人遗憾:《小王子》的作者圣艾克·苏佩里驾驶着他的飞机消失在海洋的上空。安徒生为了把童话留给世人,放弃了自己幸福的童话,“只有在想象中,爱情才能永世不灭”。于是他拒绝了夜行驿车上的爱情,而把永恒留给了王子和公主。
如果我们永远不长大,世界也许就是永恒和美好的。
孩子们的美好,在于他们的简单。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可以从头至尾只是围绕着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小鞋子》中,男孩阿里和他的妹妹渴望的是一双鞋子,在《SMILY》中,SMILY一心一意存钱就是为了买一辆自行车,在《忘情季节》(THREE SEASONS)中小孤儿胡迪雨夜里流浪街头为了找回他失去的箱子,《中央车站》里,小男孩约书亚一直坚信他能找到父亲,由始至终没有改变过他的信念。而《一个也不能少》里面,魏敏芝历尽千辛万苦,为的是尽她的责任以获得50元的报酬。稍微复杂一点的算《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玛蒂娜吧,贯穿那段和杀手之间忘年恋情的也是一个要复仇的简单信念。
因为他们小,他们的世界很简单,透过简单的世界望出去,再复杂的东西也被过滤得清澈。也正因为他们简单,所以他们心无杂念地为理想奋斗。阿里在五公里的比赛中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这多么象《忘情季节》里那个为了赢得比赛以获取和爱人共度一宵机会的车夫,他相信通过三轮车比赛可以获得幸福,阿里也坚持着这样的信念。魏敏芝跑在去城里的路上,为了找回离开的那一个学生,为了实现她“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少年时候的阿甘因为珍尼的一句“RUN,FOREST RUN”于是便一直向前冲,于是他挣脱了助行器,躲过了欺负他的孩子,一直跑进了大学校园,后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跑步,却被各种各样的人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不断奔跑的还有小村山路上的章子怡,虽然那时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在父亲母亲清澈如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中,我们还可以从她晶莹的双眸中看到孩子的纯真与执拗。
孩子们的故事为什么感人?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这种没有理由的执拗。在成人世界里似乎不可思议、愚蠢的事情,却被他们那么认真地坚持着。孩子有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里,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和思想打量着外面的一切。他们还不懂得繁文缛节,还不知道世途险恶,还不明白世界的真相,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有初生牛犊的勇气。碰了钉子,受过打击,就这样在跌跌撞撞中长大,在磕磕碰碰中变得世故、圆滑、成熟、看透。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不会为失去一双小鞋子而提心吊胆,他们已经有多得穿不完的鞋子,但在得失之间,有一些东西却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很久以前,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在她小时侯,最兴奋的记忆是每逢过年妈妈会为她买一件盼望了整整一年的新衣服。而当她工作后,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喜欢的衣服时,却觉得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喜悦的心情。
这就是成长吧,告别简单的快乐,只能在电影中,在童话故事里重温那些汗水泪光中纯真的微笑,也只有在作品中,他们才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img src=null alt=null>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