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_xiaoyao(逍遥)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6-13 00:45:32), 站内信件
|
我以为在网上没什么人有资格评判一篇看似荒唐实际上大有价值的科
学发现,所以网友们把有价值的文章想办法发到专业期刊上好,影响因
子越大的专业期刊你的文章被承认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考虑到版权问题
更是有这个必要。
回顾荒唐的相对论发表过程,虽然编辑看不懂不过他也挑不出什么大错,
其实任何一家有点档次的专业期刊编辑都有当伯乐的想法吧.有空好好研
究一下荒谬的相对论发表的过程,比在网上浪费时间精力和钞票有意义得
多.即便这里所有的人都佩服你得五体投地又有什么用处呢.
科学不遵循人多原则,不靠投票来决定理论的正确以否.而我不得不说某些
伟大理论发现者,把科学搞成了政治,四处宣传,请反思,有多少非专业人士
看得懂那些理论.
说实话,隔行如隔山.本人对数学和物理一窍不通,所以也从未插嘴说话.量子
力学错了吗相对论错了吗,我对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完全无法理解,更不用说理
解它们怎么错了得更高明的理论.鉴于此,我建议网友们寻找更加理想的地方
发表你的理论,要么是专业期刊要么是内行云集的论坛,而不是这个主要面向
大中学生的网易自然科学.
我本人是学生物的,如果我要否定细胞学说,我不会在这里发言.我要否定DNA
是遗传物质等等,我不会选择这里,很显然,只有同行的认可和反驳才是真有价
值的.
对于批评、反驳和不理解,我想对于任何伟大理论发现者来说都是必然要面对
的,如果说只能听同意和赞赏听不得反驳,甚至动用政治术语作挡箭牌,这样
的行为只能是对于如我这般的旁观者来说,对某些伟大理论有了成见。因为我
永远记得爱因斯坦面对非议的态度。
作为自然科学版的还在任(可能很快就可以批下我的辞去斑竹权限的申请)
斑竹,十分欢迎各位网友来这里讨论自然科学的问题,说实话,网易又不给我
工资,无非是个爱好而已。在即将长时间离开网易之前,我真诚的提请网友们
考虑我上述的言论和建议。
至于说到斑竹的权限,主要是维护版面的灌水,而不是制造一言堂,但是在面
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我想斑竹同样有权力反驳或者支持某些说法,把斑竹的反
驳看成是对斑竹权限的滥用,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如果说我们可以怀疑既定理论的正确性,那么我们当然也有权力怀疑否定该理论
正确性的理由和证据。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朋友,记住这句话是有益的:非凡的结论
需要非凡的证据。先反驳自己,是正确理解现存理论的捷径,如果我们都能记住
人是容易犯错的常识。
由于科学的继承性,很难想象一个连进化论(因为我是学生物的)都没有正确理
解的人,怎么可能正确的反驳这个理论。科学精神是个热门词汇,我很遗憾的发
现,每当某些言论经受不起怀疑的考验的时候,就动用这个法宝当盾牌,似乎谁
要是怀疑了谁就没有科学精神了——因为据说宽容是科学精神的要素。反之当别
人不和他一起怀疑的时候,怀疑就成了科学精神的要素。科学精神成了进可攻退
可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东西,这就让人没有语言了。
而且把一个具体的问题的对错,牵扯到科学精神上去,并不那么合适吧。我印象
最深的一次科学史上违背科学精神的事件,是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了转座子。让我引用一段话吧。
:我以为,科学的发展犹如一条滚滚的长河,无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推动着
:它,使它奔腾向前。不少杰出的科学家以其非凡的思想站在长河潮流的前头,
:指导着科学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发现和发明,很快为科学本身所证实,他们就
:成了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这些都是“幸运儿”。象摩尔根的“基因”学说,华
:生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模型的假说,都马上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为它们
:的作者赢得了诺贝尔奖。人们表彰他们,给他们以巨大的荣誉,这无疑是正确
:的。
: 然而,在科学的发展中,也有一些“奇特”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
:超出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而与当时“正统”的科学潮流有分歧,甚至背道而驰。
:他们甘冒被人不理解的风险,以其独特的方式探索,并坚持真理。这些具有非
:凡勇气的人们,同样推动着科学长河的发展进程。但人们在认识这点时,则往
:往要在很久以后,因此许多科学家无法看到自己的成果被承认。这是何等的不
:公正啊!
: 本书主人公麦克林托克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非凡思想的奇特人物。她生于一
:九0二年,一九二七年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
:玉米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这也是她终身从事的事业。她的工作得到了摩尔
:根和埃默森等科学巨擘和其他人的支持,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成就可以与当
:时正飞速发展的果蝇遗传学相媲美。一九三九年,她当选为美国遗传学会副主
:席。一九四四年,成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翌年,担任了美国遗传学会主席。
:到此时为止,她始终是遗传学主流中的中坚人物。在当时风盛轻视妇女的美国
:科学界,她被公认为是仅有的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周围是一片赞扬声。
: 然而就在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之际,麦克林托克开始了后来证明是她一生
:中最重要的研究——转座的研究,并在六年后发表了论文。但是,这一实验是
:远远超越时空的,在当时,即在整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都没有人能理解和接
:受。她的威望从光辉的顶点跌落下来了。她游离于科学的主流之外,被遗传学
:界摒弃了。
: 幸亏麦克林托克长寿,使她亲眼看到了自己的非正统理论为她重新赢得了
:声望和荣誉——诺贝尔科学奖。这虽是一种为时过迟的承认,但对她本人而言,
:毕竟是值得庆幸的(诺贝尔奖不授予已逝世了的科学家)。
在这样的时候,麦克林托克的做法是,继续工作,她的母校康乃尔大学接纳了她,并
没有诉诸什么科学精神这样的东西。不被主流认可,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只要你
坚信自己正确,历史终究是公平的。因为正确的东西终究有一天可以被别人重复。
还有不被人理睬的孟德尔,幸好他的发现登在了专业期刊上,不然谁知道他呢。
所以我还是建议准备发表伟大言论的朋友,请发到比较权威的专业期刊上。把时
间和精力花在按学术期刊的规矩,修改自己的文章的论证方式,更有价值。
当然,如果你并无如此信心,只是玩玩,那面对反驳的时候,恐怕更要有心理准
备,甚至你本来就是希望有人反驳的,如果大家都只说,好、好极了,充分表现
了作者敢于怀疑一切的胆色。那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到。和科学以及科学精神
就没什么关系可言了。而这里毕竟挂的是自然科学的羊头。不是胡思乱想版,要
说科学就得有一定的规矩。不然网易何必开胡思乱想版,干脆两版合并得了。
另外,网易也可以自己申请开版,如果你真有闲心,也完全可以自己申请开版。
不必来这里听一些不顺耳的话。我只看贴子中是否出现人身攻击的语言,提请大
家注意,本版不欢迎人身辱骂的词汇出现,不欢迎贴政治标签。另外诚恳的希望
朋友们就事论事。
最后祝大家在这里有所获。而不是争无谓的虚名。
写于离任前
人生踪迹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 岂能尽入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让我们把科学进行到底
附庸风雅者请进
对进化论有兴趣,那请进
欢迎光临自然科学版
三思科学论坛
三思言论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