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z_love6()
整理人: jz_love6(2001-09-21 19:56:09), 站内信件
|
“四月天,梅雨厌言,在窗前,淋湿的燕,在屋檐。四月天,总是带伞的思念,我想见,你的脸。”这一句徐志摩的诗,总是很容易令人思念,当丝丝绵绵的雨,溅在窗上,阴暗的天色,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可这种心情,并不是忧郁,而是令人浮躁的心境,随着雨点的飞扬而沉淀。
一个“雨”字,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冲回到了去年的六月。
天气是不该如此炎热的,这种六月中晌午街头的天气真是让人无奈,拥挤车阵排放的尾气,高楼冷气机释放的热气,在烈日的酷晒下,让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不断向上攀升。踏上单车驶在上学去的路上,没想到原本“一片无云”的天空,竟飘来 “一片乌云”。“下场雨吧!我开始期待着那个夏天的第一场梅雨,像是回应我的请求一般,天空轰然响起一阵雷声,接种而来的,是像把玻璃弹珠一股脑的 撒落在地上的声音,我用书包遮住头,逃难似的跑进了教室,我喘了喘气,,拭去了被雨水淋湿的眼镜,眼前的场景比这鬼天气更加让人透不过气来,看着板报上中考倒计时的牌子上的那个一位数,面对著书桌上一本本总复习材料和笔记本,我别无选择而又无能为力的,反复的温习着,忙里偷闲的自习课,我想起雨,狠下了心,让自己享受一番这临考前的最后的一份安静。
闷雷向了许久,却凉爽的踪影没有被我发现,正当我在心底里牢骚着,一声响雷好像在警告着我的贪心,虽然没有强风的助威,但窗外的树影依然摇曳不止,没想到雨不下则已,一下便是惊天动地。紧闭的窗户似乎仍然关不住雨的怒吼,靠窗的书桌慢慢的雨水所溅湿,一滴……两滴……三滴……然后是一片……最后是一摊。雨水虽然模糊了我的书桌,却让我的记忆更加鲜明。原来这场雨不仅洗净了柏油路上的积尘,扑灭了上帝的火气,也冲掉了我和他之间所有回忆的那道封条,那道符咒——毕业……中考……各奔东西……没有了朝夕相处,没有了棘手中的相互扶持,真的好怕自己会像失控的卫星,一直落到宇宙的另一端……晚自习的铃声结束了一天的课程,也结束了我的这次心思漫游。我们依然照约定在晚自习后,到操场上跑两圈,踏上操场,我望了他一眼,他也格外的沉默着。天空中飘着雨丝,雨丝轻触着绿化区的矮丛,也轻触着我们的脸颊,积少成多,聚成雨珠,然后以泪水速度顺着脸颊滴下来。雨后的空气中弥散着雨的香气,在这香气中,两个并肩身影的一步一步的溅着脚下的雨水,一口一口的呼吸由于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了水珠,随着飘扬的雨丝一起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而新呼出的气体熔融在雨丝中,使我的眼前好像浮出乐一座一座的海市蜃楼,一个一个惜别的片断:六月一日开始传写的同学禄;六月五日公布的二模成绩;六月十日下午照的毕业照;六月十二日的最后的升旗仪式;六月二十三日的最后的化学课——化学老师的装束与第一节时相同……深灰色的制服长裤,白色的衬衫和衬衫上游上方的一袋中映出来的十元面值的人民币;六月二十五日,我的十五岁生日——许下的那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愿望……不知道跑了多久,我一下子停下了脚步,大口大口的喘着带着雨香的空气,对她笑了笑,就这样了而已。
张爱玲《雨伞下》这样写道:“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有伞的挨著有伞的,钻到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遮掩,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的雨来得更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淋得稀湿 。”虽然作者将这段文字当作是一种说教,但我还是愿意用另一个角度去诠释它的含义,当大雨滂沱时,或者只是小雨淅沥时,人们总还是愿意蔽在伞下,几个人一同在一伞之下蔽雨,就算:“头上淋得稀湿“。那份共享的快乐会很快把那湿淋淋的一切烘干的。雨!常被人们解释成眼泪,可我更觉得他像传递信息的风信。
雨!我喜欢它的香气,它的轮廓,还有它带给我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