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
初悟《六祖坛经》(10)
☆☆☆个人意见☆☆☆
[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
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这一段中是说六祖为了避难,和当地的猎人住在一起。
[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禅宗在这“随宜说法”方面是做得最好的。这也是从六祖大师处传下的优秀的法门。
度人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就是要人摆脱无明,自见本性。
但有很多人就只知道一心度人,就不知道“随宜”两字。在宏扬佛法时,只一味地说教,不知道对什么人就应怎么说。
也不看看时机,只知道和一些人不停的辩论。自以为辩赢了别人就信了,自己就是宏扬了佛法了。
却不知道,已经是搞得一团糟了,自己也晕了头。别人的执心也加重了。
成了好心做坏事了。那真是可惜了。
所以这“随宜”两字很是重要,要心体会,在修行中不断磨练出来。
在家的信众,居士更加应重视这法门。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将被捕获之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类宰割、烹食,此之谓‘放生’。佛教徒在放生之时依仪式进行的法会,即为放生会。#
这提一点的是“每见生命,尽放之”。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这提到的是吃素的问题,六祖在当时所吃的就不是我们认为的素食了。
是不是说六祖都可以不吃素啊,我们也可以啊。
别落入这样的邪见啊,六祖在这提倡的是“随宜”,直如传法一样。
但也不是说可以“随宜”到和“猎人”一样。
六祖吃是只是肉锅中的菜。这就是六祖时时不忘,但也不着迹的悟者的表现。
这段中提到的三个问题很是实际的。
要说起来就很多了,但很多人也是明白的,只是还没做到罢了。
哈~~
(待续……)
释:
六祖大師後至曹溪南華寺,神秀仍不死心,派其心腹黨徒,來殺害六祖。為了避難,六祖乃到四會此地與獵人住在一起,因那些和尚怎也想不到一個修道信佛的人會與打獵的人在一起生活,所以各處找也尋不得。這樣經過十五年的歲月。(有的說十六年,這是包括他逃跑那一年在內,實際他與獵人在一起是十五年。)十五年來就時常向獵人們說法。
獵人常派六祖大師做守網的工作,他一見活的走獸或飛禽,都盡力設法放生。到每天吃飯時,他將在山上找的野菜放到肉鍋裡煮。或有人問他為何這樣做,他答說:「我只吃些肉邊的菜,我不吃肉。」
解:
(三十三)肉邊菜,菜邊肉,何以異乎。總之著相不得,自己執取此見者,心已葷矣,何素之可言。此妙在但吃二字,能如六祖之但吃,非不知有肉菜,惟能不計是非肉菜,則亦可矣。世上之毀譽,豈救得我生死哉。雖然,世有因此方便而殺生者矣,我曾有殺的問題一文,用以戒殺,至於食則以蔥蒜為葷,魚肉為腥,菜蔬為蔬,方便隨緣為素。能如六祖之不著於相,乃名真素,此當嚴於克己,莫責於人,毋再紛諍,忘卻自己生死大事也。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
【随宜】【放生会】【戒杀放生文】【斋】【素食】【开荤】等专词的解释
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