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初悟《六祖坛经》(5)

主题:初悟《六祖坛经》(5)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初悟《六祖坛经》(5)

☆☆☆个人意见☆☆☆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
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这是大师惠能请张日用为他读偈。大师惠能是一直都不识字的。
那开悟了也不识字?是的不识字就是不识字,和开不开悟是没有关系的。
不要以知识的有无来评价一个人的智慧。本领当然是越多越好,学的东西也是越多越好。
但这不是就说,你看经看多了,学的佛学知识多了,辩论无碍了,你就悟了。
在修炼中有一个这样的术语:“所知障”。
#所知障︰也还是种种烦恼,以萨迦耶见为中心的,但比烦恼障更微细。
其重心是什么?所知障于一切所知法中,由于不悟法空性,对一切事理有所著,有所碍。
如一切实有性等法执,就是所知障。#
这样越对事理执着,那学得越多,分别心就越是大了。越看不见法空性。
这“所知障”也就越大了。
常常看见一些人就抓着一些文字啊,一些所谓的理啊,就在那喋喋不休地说。
一定要你解说,说得不好,他就笑你,说你这法不好了,那也不好了。
就如那张日用一样,一听见六祖不认字也要作偈就起轻见之意了。
象这样的想法是很多见的。要多多反观自己:“我是不是这样的啊。”
大师惠能不识字,所以后来为求教者解说都是求教者先读经文,大师才能为其解说。
不要以为开悟就什么都会,什么都行。不要神话开悟后的情形。
象一悟就成神了,无所不能,可以随意所为,悟了就发神通了。没神通就是没悟。
六祖就是一直也不识字哦。当然了,这不是要什么也不学啊。
要是这样认为真是邪见了。只是要说明:[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再把经中后面的一些经文录来: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
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六祖正是要学人精进不懈!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六祖回应张日用说的话。六祖闻经悟后,时时体现出自信自悟,不离自性。
当时六祖还没得五祖的教授,对法门,学识都是不懂的。就是一个初学者。
但六祖没有因为这就认为自己不行,作偈不得,反到一听神秀的偈就知道神秀没见性。
言下就生出偈来。
这也是大师惠能对后学的鼓励。不要看轻自己,不要认为自己学得少,很多东西不懂就怀疑自己。
佛学浩瀚就是你穷一生的努力也不得其十万分之一的。难免有妄自菲薄的想法。
六祖在这为后学无疑立下一勇往直前的里程碑。
而那些认为自己很有学识,对初学者轻视心起,更有胜者对佛法起轻视心者。
[即有无量无边罪]。
愿得闻是经即有所悟,无量无边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释:
這童子心想,讓我行一行菩薩道來幫獦獠的忙,於是乃帶他到偈前禮拜,說:「快點叩頭!叩得愈多愈好,叩響頭更有功德。」這童子一面是真的,一面也是開玩笑。
惠能說:「惠能我真苦惱啊,真沒用,我一個字都不認識。請上人為我讀誦。」
在這時有一位在江州作別駕官的居士,叫張日用,便高聲念這首偈頌。
惠能聽完後,就說:「我也有一首偈頌,請別駕張居士幫我寫到牆壁上。」張居士睜大眼睛,帶著輕視的態度,瞧瞧六祖說:「你一個字也不認識,你怎麼會作偈?這事情太稀有了。」
本來惠能不想說話,但不說就沒有人幫他寫,所以說了:「你想學最上的菩提覺道,就不應該輕慢初學佛法的人。往往最愚癡的人,卻有最上的智慧。」所謂大智若愚——有大智慧的人像沒有智慧一樣,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像現在我問我的徒弟,他們都答不知道,這是學了大智若愚的精神。以前他們剛來時都說:「我知道所有一切事。」有一次我遇到一個人,他也是這麼說。我說:「你怎會所有都知道呢?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每次吃飯吃多少粒米?你知不知道?」他說:「我沒數過。」我說:「沒數過就是不知道。」
惠能繼續說:「那些在下面做苦工的人,也有像最高貴地位人的智慧。相反地最高尚的人,有時候也會埋沒了智慧。怎樣埋沒了呢?即是被欲念壓住。假使你輕慢人,這就有無量無邊的罪過,你懂嗎?別駕!」

解:
(十九)輕於初學者,心不平等也。世上苦惱顛倒,不出比量高下等見,無上菩提清淨性中,安得有此劣見。故輕人即有我,有我即無量罪,張別駕謂先須度吾,正中此病。豈知各人個個有個獨立至尊無上之佛性,不假絲毫外力,仰山所謂佛亦不立,斯真是大丈夫氣概,大丈夫胸襟。一切眾生,皆如是平等平等。今祖云: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此真語者,實語者,蓋自賤莫如輕人,障自己入道之門,非最賤者乎。且世人不問貴賤賢愚,必有一長不可及。即如終日懶睡者,我亦不如之也,豈可輕之。故法法平等,即無滯礙。善分別者,非不分別貴賤也,以分別而無著也。處處不離自性本體,便合於道矣。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可到这来讨论: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