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初悟《六祖坛经》(4)

主题:初悟《六祖坛经》(4)
发信人: ybzj()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5), 站内信件
初悟《六祖坛经》(4)

☆☆☆个人意见☆☆☆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
出离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五祖提出要求,什么人可以受衣钵,也说出了当时所修有什么不当的地方。
生死事大,学佛修道所为者就是出离生死苦海。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了。
看看现在也是要不忘这一目的,虽然个人可以有别的不同的目的。但这最终目的是要明白的。求福田,做功德。但如不悟自性,这些福又有什么用呢?
这里有个故事:[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
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
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
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
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
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
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真是说得很清楚了。六祖已在不同是地方反复说明了。
[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请记着这句话哦。思量即不中用哦。
思量是俗话说的三思后行,这里叫人不要思量。看来要对这观点起点怀疑才好。
我们做是是要深思熟虑的,不然不就会出错了。所以要有对和错。
前人说对的就跟着说对了,说错的就跟着说错了。把这对和错的思想放在脑子里。
一遇到问题就可马上解决了。这正是思量的过程。
学来的法门,要人静坐,要戒这戒那的。就是把这些思想放入你的脑子里。
看来理是很通哦,那怎么要人不思量呢?
这的法是层次,没得见性。就如神秀所作的偈一样: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样自然有很多的好处,但只是没见性,在五祖看来这样也是没用的。
即“思量即不中用”。
要言下见性,一说就明。当下了却。不要被所学的东西蒙蔽了。
当下时法也忘却。即见你本来真实的面目。
这面目是你小孩时的,是你没出生时的,是你……。
这样一说是不是不用学法了,学来的只是涂增自己见性的障碍?
哈~~哈~那就看你是什么根器了。合十。
再说说那什么是些不思量的。害怕,痛苦,高兴……。
就是我们一般不可以控制的,当然在修练和练习下是可以控制的。
那这些是不是就是本性了?这些是天生就有的哦。
说到这要提一下的就是,“生死事大”“要离生死苦海”。
生何所喜,死何所忧。就是要离喜别忧。所以啊,这思量即不中,不思量也不中哦。
那要怎么样?比这所思,所想,所感,所触,所闻,所见,再深一层的东西。
我想就是了吧。[思量即不中用]合十


释:
(你們每個人去觀察自己真正的智慧,要在自己本心找出般若之性,即真正的智慧。
現在去作一首偈頌(「偈」是梵語,譯為頌,頌是四字、四句或五、六、七、八字不定。),拿來給我看,若你明白真正智慧的大意,我就授衣缽及傳法給你,為第六代的祖師。

你們快點作來給我看,不要拖延。若用思量分別心來作,那是沒有用的,因明心見性,見到佛性的人,說完後便即刻明白。
你若能這樣才有用處,好像拿把刀到兩軍陣前,也能即刻見到自性,是同一個道理。)
 
解:
((十一)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即六祖直了成佛之意,大凡巳見性人,如人之不自忘其姓名也,雖於顛倒煩亂之時,終不忘失,然人何嘗時時執持自己之名姓乎,如影隨形,未嘗須臾離也。若未見者,雖火速急去,亦不見也,諸仁還見麼。 

(十二)見性者,識自本性也,識自己本性之相貌也。此相貌為不生滅,不污染,不動搖,維能示生滅污染來去諸幻相耳。然終不隨幻相而轉,畢竟清淨,所謂自心常具智慧,不離自性者是也。但智慧因人事而顯,一切處既不離智慧,隨眾作務,何莫非道,故輪刀上陣時,亦依然不動,是真見性者。 )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
可到这来讨论: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