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绿色论坛>>〖环保人文〗>>绿色散文>>万物.生灵.人类

主题:万物.生灵.人类
发信人: windy_83(windy)
整理人: 1101234(2001-05-07 02:23:39), 站内信件


                            万物.生灵.人类 
    曾几何时,大地在人类心目中是一个多么广袤无边的概念!当人们到各地游历时,所有人都为地球的壮阔而感慨,而自豪,并用激昂的文字记下这一切。直到人类驾驶宇宙飞船,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时候,才发现,地球仅仅是茫茫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它甚至显得那样小而不起眼,但它却孕育了世间万物,包括我们人类。也许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人类对它倍加珍惜。试想想,如果没有地球,会有万物,生灵,甚至我们人类吗?如果没有地球的万物,我们还能依靠什么生存,发展呢?如果没有生命,地球还会充满生气,生生不息吗?如果没有野生动物,已经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我们,又该如何去欣赏生命的激扬,领悟生命的真谛呢?世间万物,包括地球上各种生命之间存在的种种客观联系,就像一张大网将人类的生存发展同其他生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大自然,便没有生命,没有人类的文明。
     人是地球上拥有最高智慧的生命。仅仅是因为这一点,人类便以地球的主人,“万物之灵”自居,把地球上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物质都视为自己的所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无偿地向自然索取。但无论如何,人毕竟是万物之一。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是不能脱离其他生物而独立存在的;作为消费者,人类不能像绿色植物一样,通过光和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不能释放出呼吸所需的氧气,而必须通过其他生物来获得能量维持生存和发展。既然如此,人类就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剥夺生物圈中任何一种生物生存的权力。
  古代人们大都很明白生灵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也向来反对过度破坏生物资源。古人认为“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等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会使他们失去美好,换来的是了无声息。这样的认识难道不令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叹为观止吗?也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很难想象在一个缺少花草树木,鸟类鸣叫,兽类纵横驰骋的环境是什么样子。也许我们可以在动物园和植物园豢养一些动植物,但是它们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相比,却缺少了它们原有的野性。衣,食,住,行——周围的生物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了。无偿的给予换来的是什么呢?是人类的无止境的索取。难道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造就了人类生存环境,得到的报应却是自身的毁灭?
  所有生灵都会捍卫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尊严,并且希望得到人类的认同和敬畏,因为它们和我们一样——同样具有生命,具有生存的权利。我曾经在新疆见过一群藏羚羊,并为之触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带,生命的存在极其艰难,但是它们依然凭籍着对生存的强烈渴望,顽强地生活着,构成茫茫草原上跳动的生命旋律。可是藏羚羊,这些雪域高原的小精灵仅存75000只了。它们中间又有多少能逃过盗猎者的枪口.....世界上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肉可食,毛可衣,其中许多种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 1850 年到 1870 年,北美野牛从 2500 万头下降到不到 1100 头,美洲马鹿的数目从 1000 万头下降到约 9 万头;在南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群在 19 世纪后半叶几乎被杀光,以猎取皮张出口.....这,是一种扼杀,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毁灭!
     地球上究竟存在多少物种?我们目前仍不知晓,可能1/10都尚未掌握。在地球上大约1000万~3000万的物种中,只有140万已经被命名或被简单地描述过。每年,绝种的动物,植物和昆虫物种高达数万种。光是在热带雨林中,每年便有约27000个物种绝迹。一些生物学家推算,到了2020年,地球上大约1000万种生物中,有10%——20%将会消失。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地球上的生物是如此之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也许人们还没觉察到,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减少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生命支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简单的说,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有个美国生物学家曾指出:“由于自然栖息地的毁灭而失去遗传物质和物种的多样性,这一进程要花数百年时间才能补救。”而更重要的是,物种的永远离去损害的不仅仅是环境。每当一种植物或者动物灭绝,便把人类本身向着危险推进一步。目前,全世界有高等植物约30万种,但仅有150余种被大面积种植。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物种。而有70%的人口的粮食来自小麦,水稻和玉米。人类生活所需的蛋白质也主要来自几种家畜和鱼类。我们仅仅依靠少数几种作物是很“危险”的。欧洲爆发的疯牛症,口蹄疫就足以令欧洲人以及进口欧洲牛肉的国家人心惶惶。幸好我们还有生物圈,野生动植物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自然界最宝贵最庞大的基因库,为我们改善各类作物的产量,品质等方面提供了条件。
  生命影响生命,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尊重,爱护,而非毁灭,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物种遗传的多样性(指每一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条件。它的建立不仅保护了一定数量的原始生态系统,还是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如我国最早设立的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我国物种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还有长白山,九寨沟,西双版纳等。保护它们,需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努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更美好的将来。
  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一条能在上面高速前进,但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另一条则艰苦,曲折——却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保住我们地球的机会。恰恰是由于自然界其他万物生灵(尤其是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人类在这个世界中不再孤独。万物生灵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更是世界中与人类一样平等的的生命——它们同样有灵魂,有强劲的生命节拍和旋律, 有对生命的向往。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要学会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更要心怀感激——对地球——我们共同的唯一的母亲。  



人类要健康,地球也要!
人类有发展,地球也要!
没有地球,没有大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来自大自然,我们凭什么破坏它呢??地球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如果连养育我们的地球都不能尊重,还谈得上尊重人吗??    

OICQ:1919971


参考书目:罗桂环,<绿色的期望>,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