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我的历史观>>美丽的魔咒

主题:美丽的魔咒
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
整理人: daiqisi(2001-05-05 14:30:00), 站内信件
“自古才貌难双全,多数才女非佳人。”在现当代文学课上,老师正讲着张爱玲的当儿,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这样的一句话。美丽就像一个魔咒,套在才华横溢的女子头上,千百年来不曾褪去。一直以来,不美丽的女子从心底羡慕着美丽的女子,她们把不美丽的遗憾化成才气,在另一个领域展示自己的风情。为什么说起这个话题,因为我看到了一个离我一千多年,我仰慕已久的女子另一种版本的故事。
这是一个在现代很美,却在盛行丰腴的大唐显得有点苍白的女子。她拥有绝代的风华,却不得不在一个伟岸的男子背后收敛起自己的光芒;她拥有旷世的才学,却不得不在一群优秀的男子的背影下埋藏自己的才气;她拥有无比的聪颖,却不得不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世俗观念中掩饰自己的不让须眉的智慧。虽然她获得了丈夫尊重,虽然她生前身后享有盛名,虽然她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得以善终,却仍然带有了女子的悲剧的意义。她是一个奇特的女子,是唯一一个能与武则天并肩的大唐皇后——唐太宗的文德皇后长孙氏。
从第一次看到她的故事开始,我就喜欢她,喜欢她的智慧,她的才学,她的勇气,她的忠贞。然而我却不得不知道,她不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她依然没有逃出美丽的魔咒。《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渲染着她的幸福:尽管不是国色天香,她依然得到大唐英明的天子的宠爱,因为她的才华和贤惠。我一直这样相信着她的命运,幻想着她的爱情,幻想着她的生活,幻想着她在丈夫的怀中逝去的满足,甚至我相信她是美丽的,一个如此出色的女子实在不忍心让她缺乏动人的美貌。然而,今天我看到的另一个版本却是极其狠心地让她的命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因为她的不美丽,终其一生,她都没有过上舒心的日子,她死于深深的自卑和浓浓的寂寞,尽管她拥有足以令男子羞愧的才华和品德。
那是绝对一个不美丽的女子的悲剧。我突然发现虽然谁都没有权威说她的生活是否幸福,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关于她的故事也只是那么反反复复的几个,谁能说她一定幸福或一定不幸福呢?但,女子似乎天生就是为取悦男子而存在,美女自然获得男子的追随,但她们的心里总有一丝的不踏实,谁知道年老色衰时,男子会把她们怎样呢?当女子在不经意间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的时候,她们的悲剧就开始拉开了序幕,无论是美丽的女子还是不美丽的女子。试问,世间有多少个钟无艳、多少个嫫母?又有几个可得善终的美丽女子?女子在男子需要的时候充当他们的玩偶,又在男子犯错的时候充当他们的替罪羊,然而女子还是义无反顾地为男子争风吃醋。这是否就是女子的悲哀?当代尽管在宣扬男女平等,仍然有不少女子在千年以来的男尊女卑的阴影下度日。如果这种摧残是为社会所抛弃,是为肉眼所看到的,那么对女子,特别是对不美丽的女子的精神或言语的摧残则是无可避免的。男子常以“食色性也”去掩饰自己对美丽的女子的追求,一面使之合法化,一面把自己无知的快乐建立在不美丽的女子的自卑之上。记得报纸上曾经登载过一篇报道:一个不美丽的女孩因为受不了男生的嘲笑,决定去整容,她的父母居然同意了。报纸把它作为一个笑话奇闻式的报道,其实,里面包含了这个女孩多少的无奈却没有人知道。这种语言的侮辱使得不美丽的女子心理产生的自卑对其的伤害绝对不是整容可以挽回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女子的美丽非要冠上这么多的含义?而这种含义偏又给女子不美丽的同胞们如此之大的痛苦?



----
 只要我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