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东赢之岛国>>身为中国人,就不能不关注日本这个国家>>身为中国人,就不能不关注日本这个国家(1)

主题:身为中国人,就不能不关注日本这个国家(1)
发信人: tao_wong(伟大啊!英明啊)
整理人: renxingyu(2001-05-04 08:14:07), 站内信件
文章来源: 神 于 5/3/2001 3:36:00 PM: 
身为中国人,就不能不关注日本这个国家

      文章作者:神

  百年以来,这个东洋岛国给中国民族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与仇恨。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这个岛国做惊心动魄的生死纠缠。几十年前的每个中国人,都有着因为“日本人来了”而改变了自己生活与命运的悲剧历史。我们的国家,也曾经屡屡因为与这个岛国的恩怨纠葛而脱离正常轨迹。烽火连绵起,仇杀未有期。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淡化,都没有因为中国人的宽厚而泯灭。龌龊仍然在继续,失败者的仇恨依然在积聚,阴霾依然浓浓的笼罩在太平洋上空,依然笼罩在中国民族的头顶。 

  正视日本,研究日本,是每个不想重复灾难历史的中国人的责任。

          一张日本名片 

  日本国国名释义:日出之国。又称樱花之邦、火山地震之邦。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国土由四大岛屿与大约4000个小岛组成,面积377800平方千米。海岸线漫长曲折而多港湾,境内山地崎岖河谷交错,山地面积占80%。河流短小而水量充沛,湖泊多为小而深的火口湖与泻湖。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秋季常遭台风袭击。矿种多而储量小,森林占总面积66%。地热渔业资源丰富。 

  日本国人口12520万,自认单一的大和民族,信奉神道与佛教。 

  日本国经济居世界第二。工业体系完整,工业结构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农业达到机械化商品性生产,主产稻米小麦。渔业发达,捕鱼量世界第一。海陆空交通发达,铁路47000公里,公路117万公里。货币为日元。 

  日本国重要城市:东京(人口807万),横滨(人口277万),大阪(人口250万),名古屋(人口209万),京都(人口146万),神户(人口149万),北九州(人口102万)。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建国纪念日(即纪元节,日本纪元的开始)为2月11日,樱花节为每年3——4月。 

  日本国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9小时,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 
  日本国国花——樱花;国鸟——绿雉。 
  这是世界承认并流行的日本名片。

            日本国的历史主线 

  日本国这样勾勒自己的历史:远古、古代、中世、近代、现代五大时期。 

  远古是指一万年前的时期,称为“绳文时期”。绳文即中国人说的结绳记事。古代指公元初的弥生、古坟、飞鸟、奈良这四个时期。 

  中世指平安、镰仓、南北朝、室町这四个时期。 
  近代指明治、大正、昭和前半期(1945年至)。 
  现代自然是战后至今(中古以前都很暧昧含糊)。 

  近年来,日本人将自己的历史突飞猛进的向前推进。80年代,日本史学界宣布发掘出三万年前的石器(石头)!今年,更宣布发掘出七十万年前的石器(石头)。后来一查,竟然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考古专家藤村新一自己埋的! 

  世人不禁愕然。 

  我们的毛泽东地下有知,当哈哈大笑了,“呵呵呵,不搞大跃进行么?看看人家皇军,一个跃进就是几十万年,小巫见大巫,小平莫得骂我哟。”

       日本文明:以中国文明为母体的亚文明 

  日本岛屿的早期原住民肯定是有的。但是,他们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原生文明,这也是肯定的。日本的民族文明,是以古代中国的政治流亡者们踏上这些岛屿开始,在后来与古代中国的长期交往中渐渐形成的。可以确切的说,中国文明是日本文明的母体,日本文明是中华文化圈内的若干亚文明之一。 

  让我们来理一理这条线索,它对我们认识日本国是有基石作用的。 

  最早踏上这些蛮荒岛屿的中国人,是秦帝国的政治流亡者与出海采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及其弟子们。王桐龄先生的《东洋史》比较详细的考证了这一点,指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被迫自裁后,其家族与后裔逃到了这些东洋岛屿。后来,秦二世胡亥的后人也逃去了东洋岛屿。在此之前,方士徐福率领八百名在江南选拔的童男童女漂洋出海,为秦始皇求采仙药而一去不返。有史家认为,这些人也踏上了东洋岛屿,并因为秦帝国灭亡而永久滞留在那里了(那位网友博学,帮忙论证一下,本人匆匆间一下找不到原典资料)。扶苏后裔在东洋的世系繁衍,王先生做了图表排列,并且为另一史学家马非百先生引证确认,大体如下: 

  这些秦人后裔到了日本人说的“应神天皇”时代(中国西晋时期),已经成为古代日本的一方诸侯,领袖称为“功满王”,其后是“融通王”(又称弓月君),人数达到18600余。胡亥后裔一支称为“己智氏”。融通王之后,秦人势力壮大,发展为四方诸侯——武良王、云狮王、普洞王(又称浦东君,此人恢复秦姓)、夏德王。再其后发展为日本六大部族(家族),宗氏、高丰氏、河胜氏、时源氏、朝源氏、惟宗氏,其中酒公、大津父均先后在“雄略天皇”(中国南北朝时期)与“钦明天皇”时期担任大藏长官(财政大臣)。 

  当时,这些秦人为蛮荒岛屿带去了崭新的文明,冶铁、农耕、医药、纺织、养蚕、建筑等举凡谋生方式,无一不是先进的。由于中国民族的文明特质,加之人口有限且武备不足,秦人不可能象英国人踏上北美洲那样残酷杀戮原住民,而只能与原住民和平共处的生存。根据本人从有限资料推究,秦人基于扶苏的仁政传统,在东洋岛屿采取了战国方式“割地自保,不争王霸”的生存方略。秦人在中国古代始封诸侯之前,原是殷商镇守西部的部族武装(著名的蜚蠊、恶来就是秦部族猛将),殷商灭亡,周人不用秦部族,秦人便长期在西部戎狄部族中争夺河谷自保生存。在异族环境中独立生存,这正是秦人的悠久传统。 

  一个必然的逻辑是,没有秦人的到来,这些东洋岛屿不可能进入文明形态。但是,由于逃亡人口的结构缺失与谋生紧迫,这种文明又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以普遍的社会形式成熟起来。日本岛屿如果不继续从距离最近而又最为发达文明的中国汲取养分,文明的普遍根基必然无法成长。 

  正式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中日关系,是《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汉委倭王”的事。其中来龙去脉与细节已经无法考据,大约也不用在此罗嗦。一个显然的史实是,日本国从这时就开始了与中国的交往,并正式接受汉帝国封号——倭王,成为中国的附属国。中国人也从这时开始对日本有了大致的了解。《汉书·地理志》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倭字本意是丑陋的、矮小的、琐碎的意思。一个“倭”字,使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用字的神妙。而我们中国的字词典却在“倭”字下不讲本义,只说“指古代日本”,令人不解。一位“姓名不详”的网友还曾经为此大发感慨。 

  从此以后,日本与中国的来往就绵绵无绝。但凡盛世,都是日本国汲取中国文明与财富的高潮时期,其中以唐代为顶峰时期。唐以后,日本民族的中华亚文明文明已经成型,便渐渐转入恩怨纠葛的的中日时代。 

  如果有人说这种分析与定性是中国人说的,不足为凭。那么我们看看日本人自己怎么评价日本文明根基的。 

  19世纪日本出了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叫福泽谕吉。他写了本书叫《文明论概略》,第九章为《日本文明的来源》,这样说:“如果过去我国没有儒学,也不可能有今天。”又说:“总之,把我国人民从野蛮世界中拯救出来,而引导到今天这样的文明境界,这不能不归功于佛教和儒学。尤其是近世以来儒学逐渐昌盛,排除了世俗神佛的荒谬之说,扫除了人们的迷信,其功绩的确很大。”这位先生同时批评日本学人,“日本史书大都不外乎说明王室的世系、记载战争的胜负或偶而涉及有关佛教的荒诞之说,是不值得一看的。总而言之,没有日本国家的历史,只有日本政府的历史。” 

  “国家的历史”是什么?自然是文明史、民族史、文化史等。19世纪前日本人为什么不研究这些?发达之后却为什么又疯狂的研究这些?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福泽谕吉所处的时代之前,日本显然落后,是羞于研究文明史与国家史,有中国这样的强大母体,便也安心做养子。发达之后,便不安于“养子”亚文明地位,想拼命找自己的文明根基以正名,不惜自己埋石头自己挖自己考证到七十万年前! 
  上述论断都是发生过的事情了。我们来看看日本现实的亚文明特点。 

  日本文字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没有汉字,就没有日本文明的承载与传播。 

  日本人的和服是中国“吴服”的改造,来源当是江南的八百童男童女。女人不穿内裤,保留了古代中国人“衣”的基本特点。日本人唯一的发明,就是男人的那块兜裆布,至今还留在相扑力士硕大无比的臀缝里。 

  日本建筑的风格与秦代建筑如出一辙,屋顶都是瓦楞帽式的短而直,也有唐代大屋顶(飞檐高翘,富丽堂皇),但却不是普遍形式。屋内设置则保留了中国古朴的习惯,无非发达后工艺更加精细。 

  日本人的饮食以中餐为基础变形改造,号称有中餐、西餐、日餐三大饮食系列。前两种不消说日本人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单说日餐,除了生鱼片与寿司两种(其实都是酱油蘸鱼再蘸米饭),其余的菜食饭食无不与中国大同小异。更奇怪的是,日本文字中没有“蔬菜”这个词,一切蔬菜都叫“野菜”。这说明,日本文字定型的时候,日本人以捕鱼为主,还不懂得种菜(至少不普及吧)。 

  行更不说了,牛车马车都是中国上古发明的(骑马走路姑且当作日本人发明)。 

  跪坐、行礼、接人待物之习俗,皇帝制度、官员设置及名称、剖腹自杀等等等等,无一不打上“中国亚文明”的印记。稍稍留心,这种印记在日本在在皆是。 

  说这些绝不意味着拿祖先的过去的辉煌与古代日本的落后做无聊的较量。问题的症结在于,日本国并不承认母体文明是中国,或者千方百计的力图推翻这一为世界文明体系所共识的结论。这又是为了什么?美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文明母体是欧洲大陆(主要是英国),然则独立战争照打不误,抗争欧洲一分不让。这里有着人类游戏的共同准则——文明历史是一回事儿,现实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又是一回事儿。但是日本人的怪诞思维在于:只要我经济军事强大,我就可以不认任何人任何国家,你是我的文明母体怎么了?我说不是!你说是么?大炮的干活! 

  一位网友讲了一个故事:日本人做生意锱珠必较,分分文文都要算清(中国人与美国人则相对宽厚,太小的零头一般不计较,长期交往,也就自然平衡)。有个时期,他们接到几次日本公司的文件,称某年某月某日某笔生意,向他们少付了几元几角几分,一定要如数补回。惊愕之余,他们认真的翻找原始档案(合同),仔细算帐,有几次竟发现是日本公司少付了他们。以眼还眼,认真计较,日本公司只好赔偿他们。 

  国家的本性在民族,民族的本性在普遍的个人。普遍的个性如此,国家能有何等境界?惟其如此,与日本国打交道,不从根上算老账,他就会彻底否认老账,甚至还会倒打一耙,说你欠了他许多老账!日本国在侵略中国时的倒打招数历历在目,有文件为证,岂可掉以轻心,一厢情愿的自做憨大? 

  每每看见听说日本人的翻老账劣行(无休止的修改历史教科书等),就联想到一个古老的问题:古代中国那些政治流亡者们为什么没有能将东洋岛屿的民族品性提高一些?反而是自己陷了下去,作为日本民族来和自己的老祖先算恶账?慨然之余,将眼光瞄向时光隧道,才发现时间空间多么容易膨胀一个群体与母体的自我剥离意识。抗战后台湾还是中国的,曾几何时,台湾已经要阴狠的独立了。十年功夫,原本不乏民族精神与强国激情的民运人士,在海外已经纷纷蜕变为数典忘祖的“独立”乞儿了。何况数千年的悠悠岁月,能让那些灭国逃亡的中国人还保持一份拳拳赤子之心么? 

  过去的无可挽回。我们还是应当正视现实,抹去那无谓的母体良心。

           日本民族的精神与性格 

  让我们先看一段美国研究家的描述。 

  约翰·脱兰在他的《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中这样描述日本人:

    与西方人黑白分明的思想方法不同,日本人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国际关系中,日本人讲究的是“政策”而不是“原则”。日本人似乎是没有道德心的……他的逻辑就象日本人用的包袱布,可大可小,随机应变。不需要时,还可以叠起来装在口袋里。 

    日本人是不可理解的矛盾:既讲礼貌又野蛮,既忠诚老实又诡计多端,既勇敢又懦弱,既勤劳又懒惰——统统同时存在。对日本人来说,这没有什么不正常。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矛盾越多,他便越深奥,自我斗争越尖锐,他的生活便越正常。这种哲学主要来源于佛教神道……日本对满洲和中国采取军事冒险的原因中,这些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沙哟那拉。“沙哟”的意思是“这样”,“那拉”的意思是“就”,合起来是说“就这样吧”。日本人对一切事情每时每刻都说“沙哟那拉”,因为他们觉得每时每刻都是一场梦。人生就是“沙哟那拉”。帝国可兴可衰,最伟大的英雄和哲人也免不了化为灰尘……日本人最钦佩的是鲤鱼。它勇敢的逆流而上,跃越最陡峭的瀑布。但是,一旦捉住被放在菜板上它却一动不动,无奈的迎接死神——就这样吧,沙哟那拉……在日本人的思维方法中,先验与经验——菊花与军刀——之间是不存在缓冲地带的。他们真诚,却没有“罪恶”的概念;他们有同情心,却没有多少人性;有家族,但没有社会……日本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他们使用工具的方法完全是错的。他们在铁砧上打铁是蹲着的,使用锯子刨子是拉而不是推,盖房子先盖屋顶,开锁钥匙向左拧。日本人做一切事情都是相反的。话倒着说,书报倒着念,文章倒着写(原译注,指日语动词在宾语之后)。人家坐椅子,他坐地板。鱼虾生吃。讲完一个人悲剧后放声大笑。穿新衣服掉进泥塘,爬起来面带笑容。有话不明说而是说反话。讨论问题拐弯抹角。在家里以过分的礼节款待你,在火车上却粗暴的又推又搡。杀了人还要向仆人道歉说把他屋子弄乱了……

  
  世界还是有一些共同法则的:战时经济从来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高峰。正是从中国掠夺的财富,使日本有了第一个“起飞”,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本。

  日本的第二次起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是在1950年之后。 

  这次起飞也不例外,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掠夺囤积的巨额财富起了最根本的作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人不但从中国全面掠夺,而且在整个东亚、南亚全面掠夺。日本在战争期间运回本土的资源、产品、珍宝以及无数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是根本无法用数字计算价值的,是千亿美元还是万亿美元,估计以精细自诩的日本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基度山伯爵挖出的法利亚长老考证出来的刻有贵族族徽的古罗马金币,能仅仅以金币的黄金价值计算么?更不要说,日本民族在此期间从大量劳工、战俘在境外工厂矿山所进行的奴隶般苦役中掠夺了多少几乎毫无成本的超值劳动?正是这些粮食与产品,养活了这个再也没有多余的耕田人口的岛国。(二战后期,日本的青少年全部进入战争训练,几乎没有生产人口)。 

  美国的原子弹与美军登陆,使当时的人们以为日本从此成了废墟,要重新崛起是遥遥无期的。可是,历史的合力竟莫名其妙的将日本掠夺的财富保留了下来。美国先是在占领日本后没有触动日本的“国家财富”,继后又在朝鲜战争之后正式扶植日本。日本又一次明目张胆的“起飞了”。不依靠国际援助,不依靠外国贷款,日本民族神奇的在20年之中成了世界七大强国之一,再过二十年,居然又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民族不优秀么? 

  日本人可以炫耀自己。远离日本的外国人投以钦敬的目光,我们也可以理解。惟独中国人应当清醒的蔑视日本的经济奇迹。正是中华土地的资源财富人口“滋养”了日本。我们应当永远记住,没有这种战争吸血,日本只是个苍白的小瘪三! 

  从理论上说,这叫资本的非正义性或资本的邪恶性。如果说,西方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主要依靠压榨本国穷苦阶级而成气候,日本国则从来没有过这一段自我增长的资本历史。日本国的经济资本全部是靠掠夺积累的,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最为血腥邪恶的资本。然则就是这样一个邪恶血腥的资本经济,居然也被许许多多的国家与“人民”当作优秀民族的典型来论证。 

  的确,人类世界是强权本质。只有自己变成强者,才能找回历史的真理与真理的历史。否则,就有人说你是红眼病。 
   
  再来看看日本人与日本国家的经济行为。 

  日本国家的经济行为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卑劣猥琐一面。 

  

[关闭][返回]